第一章

他們的方式

談到愛的方式。愛需要方式。婚姻或者別的什麼。他們說他們願意回答。

他們沒有說他們的方式就一定是最好的。但對於他們來說是最好的。因為那方式適合他們。一種聚聚散散的兩心相依的彼此擁有。那是他們很多年來一直孜孜以求的方式。他們在漫長的彼此相愛的生活中努力尋找著。不斷地磨合。從不完善到逐漸地完善。也是種創造的過程。方式也需要創造。在創造中認真地選擇。

為什麼一定要落入婚姻的圈套。

他們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他們不再談及婚姻。

他們在小心地躲避著婚姻。因為女人說唯有愛。唯有愛才是共同生活的唯一基礎。愛才可能有家,有心心相印的日子。所以他們十多年來所努力維係的,隻有一點,那就是愛。他們知道如果想繼續在一起,那就唯有愛對方。被對方所吸引,所迷戀,真心地欣賞他並且不願離開他。而一旦有一天這種愛的感覺化為烏有,由此而生發的一切共同的東西也將隨之而去。像坍塌的城牆。不再有家。這就是被稱之為愛的那種感情的本質。而婚姻在其中又承擔著怎樣的角色呢?

他們各自從原先的婚姻中走出。他們說他們是成年以後走到一起來的兩個成熟的人。他們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麼。他們誰都不曾為原有的婚姻生活而悔恨。因為不論對還是錯那都是滋養錘煉過他們的日子。

女人曾經在渾水中遊泳。男人這樣形容她。不是有意地在尋找什麼,而是一些不期而遇的手臂。那些手臂也很堅實。愛的迷茫卻總是使他們失之交臂。沒有緣由。中斷本身就證明了那愛情的不可能。那是天意。也曾有過熱烈的刻骨銘心肝腸寸斷至今依稀的。但,終是中斷。被世事阻隔著。命中沒有的緣分。或者,是愛的不夠堅定和純粹。沒有人能夠提前看到那個最終可怕的分手。但分手在所難免。那是不可能堅持下來的愛,直到有一天他走進了女人的生活中。

他們說,愛起來的時候,誰都無法預見未來。隻是愛著。那時候男人還在婚姻中。那時候他們的家庭還很和諧。男人和女人不是一見鍾情。而是辦公室、寫字間通常會發生的那一種。他們朝夕相處有共同要做的事情和要說的話。工作本身就是他們能夠或者應當在一起的理由。於是,那愛的感覺便姍姍降臨了。女人愛上男人的時候已經相識了很多年是很深刻的那種相識,那是第一次,她從窗裏見到了他。那時候他正從一座古老房子的紅磚牆下匆匆地走過。很深刻的印象。就記住了他。那時候他還很瘦,沉默寡言;那時候女人也絕沒有想到,日後會是他把她從失敗的感情中救起。

就這樣他們在一起。平靜淡泊而又無話不說。他們曾經是那種堪稱朋友的朋友。彼此依賴和賞識。在一段偶然的可以長時間獨處的遠離家園的日子裏,他們便誰也沒有準備地相愛了。沒有先兆。隻是一個瞬間地。突然地。男人拉住了女人的手。

他們在懷疑他們之間這突發的感情時,也開始懷疑在此之前他們各自綿長的愛。男人有妻子。而女人當時也正陷入同一個青年畫家近乎苦難一般的愛情中。女人想,是他們此刻的愛情太熱烈了,還是他們原先的愛情已經冰冷?女人不知道她該怎樣麵對,所以她覺得很害怕。在疾駛的列車上,女人想著她同那個畫家曠日持久的關係。對麵的座位上有時是他,有時又是別的什麼人。慢慢地女人忘了那個畫家。想從那一次愛的陰影中走出來。窗外是稻田。南方冬日裏明媚的陽光。女人很惶惑。不知道同行的男人在想什麼。但是那個夜晚他吻了她,從此一切便注定了。

從原本單純的愛情中逃離,女人不知道她做的是一種怎樣的選擇。沒有權衡。也不明智。那時候女人被突發的愛情事件弄得很迷亂。他有妻子。而她差不多就要同那個青年畫家結婚了,她已經為此作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她放棄了。她甚至都沒有來得及想一想,便毅然投入了一個有著婚姻的男人的懷抱中。不計後果。她想這可能就是自己的本質。在愛當中。她總是義無反顧一意孤行。唯一的一次,她覺得自己有愧於那個熱烈愛著她的畫家。盡管他弱,但是為了他們能夠相愛,他確實已經付出了很多。那是他們都知道也都十分珍惜的。但是像一隻美麗的花瓶,被她輕而易舉就打碎了。打碎了之後她才知道,原來她同那個畫家的愛情是那麼脆弱。她沒有小心維係。她知道那是她的過錯是她使他們的愛情付之流水是她無情背棄了那個孤獨的畫家把他一個人丟在了空蕩蕩的畫室中。多麼冰冷的心。她甚至沒有當麵向他道歉沒有對他講她為什麼要離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