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元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約摸卯時天,晨曦下的永平府範家莊即將迎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這群停留在範家莊半裏左右的“不速之客”皆身披沾血甲胄,胯下一匹棕黃色蒙古烈馬,眉宇之間透露出疲憊的姿態,看樣子應該是經曆了一場大戰。
縱馬行走騎兵最前沿的是一位頭戴大絨帽、身披藍色箭衣,獨眼、高個兒、寬肩膀、天庭飽滿的中年男子正用他那隻神情疲憊的的右眼凝視著晨曦的陽光。
“陛下,大軍……”
跟隨在中年男子身後的中年男子拍馬行至行走在前段男子的麵前忍不住寬慰道。
還沒等中年男子說完,獨眼男抬手阻止了中年男子寬慰的話語,聲如洪鍾般回應了一句:“補之(李過,又名李補之),我知道你想要說什麼。吾身經大小數百餘戰,一爭的失誤還不足以擊垮我。待我重整旗鼓再戰即可!”
聽聞永昌皇帝鏗鏘有力的回應,李過凝重的表情總算得以舒緩,他深知作為闖軍主心骨的闖王如果意誌消沉的話,那麼整個闖軍恐怕都要陷入迷茫之中,這對於一隻新敗之軍來說無疑是一個致命的打擊。不過闖王並沒有因為這次的失敗而意誌消沉,他依舊以豪邁的姿態應對新的挑戰就像當年西出潼關橫掃中原一樣。
想到這裏,李過不由得暗自鬆了一口氣,定了定神說,“陛下,而今應速速返回京師召集我軍四散之軍,集中優勢兵力對抗多爾袞與吳三桂聯軍,這樣我軍才能以優勢的兵力應對多爾袞與吳三桂的聯軍!”
永昌帝微微一怔,扭頭看了一眼身後數千名騎兵,從他們的表情中李闖看見了疲憊,這群跟隨著他南征北戰的老營兄弟經曆了兩場生死大戰之後又跟隨著他轉戰數百裏(永平到山海關80公裏),恐怕早已人困馬乏。如果繼續前行的話,無疑是讓他的這些老兄弟處於危險之中。
念及於此,李闖當即以馬鞭為令直指範家莊:“我知道兄弟們都很困乏,俺老李也很困。所以俺們去前麵的莊子休息一下,你們認為如何?”
“可是.......”李過正想說些什麼,卻見李闖撥馬來到李過的麵前拍了拍李過的肩膀小聲的說道:“補之,我知道你說害怕多爾袞與吳三桂那兩個狗日的繼續進攻,俺又何嚐不是,但是你且看看身後的老營兄弟,再這麼走下去,不是要了他們的命嗎?有道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俺身為天子更要遵守,現在俺竟然已經下達了命令,就不能夠在收回去了。”
李過同樣也深知在老營騎兵的辛苦,但是眼下真的沒有時間讓他們在做休息。既然大爹已經下達了命令,李過也不好忤逆天子的意思,李過隻好頷首同意。
李闖一行人豎起“闖”字大纛騎馬來到範家莊前,身為莊主的範偉聽聞闖軍來到莊子附近的消息後,以為闖軍德勝而歸於是迅速召集人手準備喜迎王師,當他們走進的時候,範偉這才發現眼前的這夥闖軍似乎並不像打了勝仗的模樣,反倒像是被什麼人擊潰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