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報紙的故事
一九三五年的春季,我失業家居。在外麵讀書看報慣了,忽然想訂一份報紙看看。這在當時確實近於一種幻想,因為我的村莊,非常小又非常偏僻,文化教育也很落後。例如村裏雖然有一所小學校,曆來就沒有想到訂份報紙。村公所就更談不上了。而且,我想要訂的還不是一種小報,是想要訂份大報,當時有名的《大公報》。這種報紙,我們的縣城,是否有人訂閱,我不敢斷言,但我敢說我們這個區,即子文鎮上是沒人訂閱過的。
我在北京住過,在保定學習過,都是看的《大公報》。現在找失業了,住在一個小村莊,我還想看這份報紙。我認為這是一份嚴肅的報紙,是一些有學問的,有事業心的,有責任感的人,編輯的報紙。至於當時也是北方出版的報紙,例如《益世報》、《庸報》,都是不學無術的失意政客們辦的,我是不屑一顧的,
我認為《大公報》上的文章好,它的社論是有名的,我在中學時,老師經常選來給我們當課文講。通訊也好,有長江等人寫的地方通訊,還柏趙望雲的風俗畫。最吸引我的還是它的副刊,它仃一個文藝副刊,是沈從文編輯的,經常登載青年作家的小說和散文。還有小公園,還有藝術副刊。
說實在的,我是想在失業之時,給《大公報》投投稿,而投了稿子去,又看不到報紙,這是使人苦惱的。因此,我異想天開地想訂一份《大公報》。
我首先,把這個意圖和我結婚不久的妻子說了說。以下是我們的對話實錄:
我想訂份報紙。
訂那個幹什麼?
我在家裏閑著很悶,想看看報。
你去訂吧。
我沒有錢。
要多少錢?
訂一月,要三塊錢。
啊!
你能不能借給我三塊錢?
你花錢應該向咱爹去要,我哪裏來的錢?
談話就這樣中斷了。這很難說是愉決,還足小愉快。但是我小能再往下說了。因為我的自尊心,確實受了一點損傷。是啊,我失業在家裏呆著,這證明書就是已經白念了。白念了,就安心在家裏種地過日子吧還要訂報。特別是最後這一句:我哪裏來的錢?這對於作為男子漢大丈夫的找,確實是千鈞之重的責難之詞!
其實,我知道她還是有些錢的,作個最保守的估汁,她可能有十五元錢。當然她這十五元錢,也是來之不易的,是在我們結婚的大喜之日她的拜錢。每個長輩,賞給她一元錢,或者兒毛錢·她都要拜-拜,叩三叩。_你計算一下,十五元錢,她一共耍起來跪下,跪下起來多少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