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為麼要寫這篇文章,想來是因為學不進去了,或者是連課外書也不想多看幾眼。將題目起成這樣,也隻是由於昨天和某位朋友吃飯時的閑聊。(哪怕這個題目可以寫成一篇)
“你不是說你不化妝的嗎?”“時間充足,就化了!”“可這個樣子吃飯,口紅不就吃進嘴裏了嗎?”略微偏了下頭,在我頭順帶將一口麵塞進嘴裏時,說:“這就是麗的代價。”在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中,擺在桌子上的兩盤青椒拌麵消失了,雖然我一直在想中國人起字有意,不辣椒拌麵,卻非要青椒拌麵,相較之下,果然還是青椒拌麵有食欲。
言歸正傳,雖然我不懂得化妝,但是我知道人靠衣裳馬靠鞍這個道理。我知道,這個上好的,麗的東要得到總是要付出代價,這代價有宜的,也有昂貴的,有簡單易的,也有雜困難的,等等。但無論哪一種,都絕不是廉價的。
追求麗是人的天性,渴望好是人的願望,可也不必太過看重這些追求與渴望,因為生活從來不會有十全十,很多時候,對生活的滿意度往往決於我們對生活中不(各人有各人的標準)的忍耐度。而我們這些個人的天性與願望如果過分縱往往遭殃的隻能是自我,怨天尤人,自暴自棄都會隨之產生。
不要過分看中人眼中的自己,因為子非魚,魚也非子,焉知其樂而不違其心?在息化時代,讓自己快樂是至關重要的,使自己快樂也是一種能力,也就是常說的抗壓力。既然是能力,那就好辦了,因為能力都是可以通過訓練,培養出來的。
我所認可的老師會說:“人與人之間沒有差距,隻有差。這是個人在不同環境下產生的。有人愛好文學寫作,肯時間與精力,所以他的寫作能力就好;有人喜歡計機,所以他樂意為之投入,所以他與其他人相比,他計機水平好。所以,同學們,人與人之間沒有差距,隻有差。”
我認同他的觀點,因為認可差距就是認可人人生而不平等,認可著人與人之間有如天地的鴻溝,認可著奴隸論,膚色論,認可著人人都隻是品,可以品化,認可著富貴功於人而言是本質的。這些我向來否定,我認可差,也承認著天賦運氣,可我也相,對於一個有之人而言,差或許就是他能留在上的麗,這種境地下的差,我應稱之為風格,風景,特色,準來說是個性。。
前路並非都是玫瑰,但我們一路走來,可讓沿途盡是香。至於代價,麗從來不會在乎,因為是永存的,麗也是。我的好友曾告訴我他的老師給他說過的一句話,令我很動,他說:“偉人的故事是留給的,你的故事是留給你自己的,他們(偉人)的故事可以激勵鼓舞一代又一代的人,但最重要的是,它們都是故事,它們本質上沒有何區。”
考習間,我不知道我還能有多少時間寫作,但是我知道,從我拿上筆的那天,我就從未想著下。我的視力由於經常閱讀電子文檔,已經下降了很多,但是我還是可以見到的好,哪怕最後隻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