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去除饅頭焦糊味
找張幹淨的紙,包一塊木炭,放在蒸镘頭的蒸鍋裏麵,把鍋蓋上,一會兒以後,就能大大減弱焦糊味。
去除切麵的堿味
在下切麵時,加適量食醋,這樣既能除堿味,還能使切麵變白。
去除幹奶酪異味
風幹後的奶酪會變味,把風幹的奶酪切塊(約1~2厘米厚),用米酒浸泡一段時間,然後取出蒸一下(注意與水隔開),能使奶酪柔軟無異味。
去除豆製品豆腥味
豆腐皮、豆腐幹等都是豆製品,它們往往有一股豆腥味,影響食用。若將其浸泡在鹽開水(一般500克豆腐50克鹽)中一段時間,不但可除去豆腥味,還可使之色白質韌,不易破碎,延長保質期。
除豆汁豆腥味
用約80℃的熱水將浸泡好的黃豆燙一下(陳黃豆燙的時間稍長,約5~6分鍾,新黃豆燙大約1~2分鍾),再用冷水磨豆子,這樣可除豆汁的豆腥味。
去豆漿的豆腥味
將黃豆或黑豆浸泡後洗淨,再用火煮,開鍋3~4分鍾後將其撈出,放到涼水中過一遍,然後加工成豆漿,用此法製成的豆漿既無豆腥味,又可增強豆香味。
用花生去菜籽油異味
燒菜前,先用菜籽油炸一下花生米,這樣不但可以消除菜籽油異味。而且用其拌涼菜還會有花生的香味。
用饅頭去菜籽油異味
先將菜籽油燒熱,然後放入幾片饅頭片用油炸,也可放入溫麵片或其他食品。待炸過的菜籽油冷卻後,將其裝壇儲存,日常用於炒菜,不僅無異味,而且還有油炸的香味。
用調料去菜籽油異味
將菜籽油燒熱,改用中火,放入拍碎的生薑片、蒜瓣各50克,桂皮、陳皮、蔥等各25克,以及少許茴香、丁香,待炸出香味後,再倒入料酒和白醋各25克,2~3分鍾後撈出作料,將油封壇儲存即可。這樣加工的菜籽油不但無異味,而且宜貯存,不易變質。
去除花生油異味
把油燒開,放入蔥花,把蔥花炸至呈微黃色時,離火晾涼,便可去除異味。
用檸檬汁除油腥味
通常炸魚剩下的油會有腥味,這時,可在油料中適當加入幾滴檸檬汁,便可將其油腥味除去。
雞蛋去鹹
打入一個雞蛋可使菜變淡。
食醋去鹹
如果菜不慎做成,加適量醋可以作為補救。
白糖去鹹
做菜過成,加些白糖可解鹽。
用西紅柿去湯鹹味法
放幾片西紅柿在湯裏,可明顯減輕成味。
用土豆去湯鹹味
放1個土豆在湯裏,煮5分鍾,能使湯變淡。
用豆腐去湯鹹味
加幾塊豆腐在湯裏,能使湯變淡。
用麵粉去湯鹹味
把麵粉裝在小布袋裏(或者裝上米飯),把袋子紮緊後放在湯裏煮一會兒,能吸收多餘鹽分,使湯變淡。
大米除鹹法
在湯太成的時候,可用幹淨的薄布包上200克左右已淘洗幹淨的大米,將其放進湯裏煮一會兒,便會將部分成味吸去。
米酒浸淡鹹魚法
若成魚太成,可把魚用清水洗淨後,放入米酒裏浸泡約3小時,即能減輕成味。
去醬菜鹹味
若醬菜太成,可加入適量的糖,放在罐子裏密封幾天,這樣可去成味添甜味。
皮蛋除酸
在做菜的時候,若醋放多了,可立即剝一個皮蛋,將其搗爛後拌入,即可中和。
米酒去除酸味
在做湯的時候,若太酸,可放些米酒,既能減輕其酸味。
去咖啡異味
不加咖啡伴侶或牛奶的咖啡有一種奇特的味道,喝慣了茶的中國人一般難以接受這種味道。但若加入咖啡伴侶或牛奶,會失去咖啡的清淡爽口。若加一小片檸檬皮在咖啡裏,可淡化這種味道。
去芥末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