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賽的賽程很緊張,為了趕上職業聯賽季後賽的賽程,剛來到B市的第二天,張全山就要去體育館參加賽程。
還好,今天並不是正式比賽,而是線下賽的賽前分組。
為體現本次SOLO賽的公平、公開、公正。
賽事要進行現場抽簽。
一方麵,官方確實是為了選手著想,讓選手們提前適應線下比賽環境。
而另一方麵,他們也在給自己上一層保險,防止比賽開始後,才發現有些選手棄權,除此之外,他們還可以趁機做一波宣傳,來一次賽前采訪之類的活動。
張全山來到場館時,場館內已經來了不少人。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張全山隨便找了一個位置坐下。
不知不覺間,已經過去十多分鍾,現場工作人員再三確認後,抽簽儀式即將開始。
本屆線下賽福利不錯,參賽人員基本都來了。
但還是有例外,還有一名參賽人員放棄了比賽,而且還剛好是召喚師,人員已經無法補充,隻能是棄權的選手被分到哪一組,那一組的人員獲得一場免費的勝利。
抽簽儀式規則很簡單。
原本抽簽的規定,是每個職業有八名一號種子選手,八名二號種子選手。
這樣分組已經有觀眾不滿。
誰都是從海選全勝打上來的,憑什麼有些人被評為種子選手?
現在八組改為四組,如果將十六人換成一號種子選手、二號種子選手、三號種子選手、四號種子選手,做法就有點脫離群眾了。
為了能賣出更多的門票,得到活動收益的最大化。
官方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隻推選四名一號種子,四名二號種子。
而這八名種子選手也並非官方決定,而是由官方與觀眾共同決定。
很簡單,官方將所有線下賽選手做成活動主頁,再次讓觀眾們投票,活動主頁上放有選手的高光時刻,並由官方給出難度係數分。
選手最終的分數,是由粉絲投票分數乘上難度係數分得到。
最終分數最高四名選手為一號種子,第五名至第八名的選手為二號種子。
又一次的投票互動,不僅迎合了觀眾的想法,還為賽事打了一波免費的廣告,增加賽事的人氣。
人氣上升了,門票自然就暢銷。
這時候砸來一波賽前采訪,各位參賽選手狠話連連,為賽事再增添一些火藥味,那門票不就供不應求了嘛。
當然,在賽前采訪前,首先要確定分組。
與其他三個職業略有不同,召喚師的難度係數分都普遍較低。
張全山的難度係數分僅有8.5分。
若與狂劍士、神槍手、拳法家這三個職業相比,連前十名都排不上,卻排在召喚師的第二名,比他係數還高的還有一位。
悅耳。
一名獻祭流召喚師,難度係數分為9.0分。
但粉絲投票數量上,張全山還是以碾壓之勢排在召喚師第一名,最後以綜合分第一名成為一號種子選手。
抽簽儀式開始。
做為此次SOLO賽人氣排名第一的召喚師職業,又有張全山這位曾擊敗過職業選手的存在,自然備受觀眾的關注,於是被官方排到最後分組。
原本很簡單的分組,愣是被安排成儀式感滿滿。
首先是四位一號種子選手上場,經過一番簡單介紹後,他們被分為左半賽區的一組和二組,還有右半賽區的三組和四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