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奇科幻雜誌社內,主編李來拿起一份編輯大力推薦的稿審讀。
但剛看到稿紙上的文字李來便皺起眉頭,因為入眼的文字沒有一點連筆,看上去很像中學生寫的。
“一個中學生能寫出什麼好東西呢?”
帶著不屑和疑惑李來開始閱讀文字內容,但第一行字便點燃了李主編的怒火:
“請在終審通過後立即支付稿費,否則本人以後將無法供稿。”
“我去,這小子也太過分了吧。”
李來暗罵了一聲,就算是雜誌上最知名的作家也不敢提出這樣的要求,一個純新人憑什麼敢這樣囂張呢?
帶著憤怒和更加挑剔的眼光,李來繼續往下看,看到的名字叫《流浪地球》:
“我沒有見過黑夜,也沒有過見過星星,我沒有見過春天,秋天和冬天。”
“我出生在刹車時代結束的時候,那時候的地球剛剛停止轉動。”
……
有兩萬多字,李來用了五分鍾的時間一口氣看完了,看完後他又意猶未盡的重看了好幾遍,口中不住感慨道:
“厲害呀,這個短篇不僅有引人入勝的曲折故事,還有如同在眼前展開的恢宏畫麵,而人類對家園的執念更是能打動人心。”
這樣優質的科幻隻在米國的科幻黃金時代出現過,在不講故事,隻求高雅的內地科幻界出現實屬開拓之舉。
而能在文學領域開疆擴土的作家必然是大師級的。
至於這位有大師水平的作者能不能拯救即將因銷量低迷而停刊的驚奇科幻雜誌,那就要看自己這個主編的操作了。
“小劉,立刻邀請流浪地球的作者康多魚來給咱們雜誌的資深作者傳授寫作技巧。”
小劉就是康多魚的責編,聽到主編大人的命令後他傻眼了,就算是流浪地球這篇寫的好,但康多魚畢竟隻是個新人啊,讓一個新人給大作家們講寫作技巧真的好麼?
但主編的命令不容置疑,小劉隻好去聯係康多魚了。
而此時,康多魚同學正在江北市第十九中學初三一班那牆皮有些斑駁,桌椅也老舊不堪的教室裏參加一場評選。
戴著金邊眼鏡,臉盤頗大,留著馬尾辮的班主任正在講台上對身穿校服的學生們說道:
“同學們,給你們三分鍾時間選出咱們班家境最困難的同學。”
班主任說罷,立刻有學生帶著戲虐的笑意看向埋頭寫字的康多魚。
誰也不想被評選為全班最窮的學生,因為那樣會讓他們成為全班最被瞧不起的存在。
所以每次評選全班最窮學生的時候,考慮到其他同學的自尊心,三十一個學生都會把選票投給班裏腦子反應最慢、性格最懦弱、自尊心最不值錢的康多魚。
這次也不例外,三分鍾後,班主任宣布康多魚成功當選全班家境最困難學生。
“現在請同學們為康多魚同學獻出自己的愛心。”
隻想完成獻愛心任務的班主任說道。
同學們則帶著輕蔑的笑意排著隊把自己的鋼筆放在康多魚的課桌上。
而埋頭寫作的康多魚卻毫不在意,他本是一個三十八歲的三流寫手,在一天熬夜寫作中猝死,重生到一九九九年的自己身上。
然後他發現這個世界的九九年和自己前世的九九年有所不同,這個世界的內地作家們隻會為上流社會提供能束之高閣的文藝作品,自己的作品是否能被某某大人物收藏在書架上才是他們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