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基因角度看性別之戰?(1 / 1)

1從基因角度看性別之戰

男人與女人之間是什麼關係?有的人會說,這是多麼愚蠢的一個問

題。男人與女人可能是夫妻、情人或者商務上的夥伴,在複雜的生活境遇

中還可能是敵人。但這些簡單的回答不是科學上滿意的答案。它們無法解

釋性別之間的差異甚至一些奇異的現象。比如,為什麼男性從生理和生命

力角度看卻更為脆弱?生物學博士維根·格奧達基揚用嚴謹的理論為這

個問題及其他一些問題給出了答案。

俄羅斯男性的平均壽命比女性平均壽命少15歲。在全世界包括自然

界都體現出了這個悲哀的趨勢。女孩出生時更為成熟,發育得比男孩快。

她們先學會走路和說話,性成熟也比男孩早。維根·格奧達基揚表示,如

果男孩喂養不好,可能會夭折,而女孩則不會,她最多隻會長得矮一點。

男人中天才多,但弱智也多。他們還容易染上艾滋病、癌症、精神分裂症

等疾病以及酗酒、吸毒、犯罪等社會惡習。

這一切可用性別進化理論來解釋。一個有名的說法是:男人外出創

業,女人持家守業。基因論為這種說法提供了論據。格奧達基揚開玩笑

說:“男人可以被看做是進化的先驅,或者是大自然用來做實驗用的兔子。

他們首先接觸環境、適應環境,在自己身上試驗各種新的特性,這就是男

性崇高的進化使命。而守護物種基因結構的任務則落到女性身上,所以女

性不僅是家園的守護人,還是人類基因的守護人。”

比方說,如果在進化過程中因為某種原因人需要長尾巴的話,它會先

長在男性身上。新基因在男性身上通過鑒定,證明自己存在的理由,並在

數代之後才傳到女性身上。隻有那時候人類美麗的另一半才會長出尾巴。

所以,男性是試驗用品,扮演著物種先鋒的角色。而女性基本上要比男性

落後500年。男性現在的疾病是女性未來的疾病,比如以前隻有男性中才

發現的惡性精神分裂,現在在男性、女性中都存在。

女人對氣味很敏感,而男人則通常無所謂。為什麼?因為嗅覺是一項

返祖的、正在消亡的功能。如果說它對我們祖先打獵有所幫助的話,現代

人則完全不需要它。再看看我們的手。男性的無名指通常比食指長一些,

而女性則相反。顯然,數百年後她們的無名指也會變長。而個中原因,隻

有大自然母親才知道……

人類基因組計劃研究得出的結論之一是:大多數突變發生在Y染色

體,也就是男性染色體中。我們已經知道,精子受精時,精子中的Y染

色體決定未來嬰兒為男性。現在,格奧達基揚證實,Y染色體可稱做是基

因的產科醫院,是它們的檢疫中心,同時也是基因組的信息存儲器。格奧

達基揚說:“每個新基因產生於這個染色體的一端並在那裏開始接受‘檢

疫’,同時一代一代向另一端,即鄰近的女性X染色體轉移。存活下來

的,最終為女性所接受。而在此之前隻存在於男性染色體中。”

每個人都可以在心理學和社會生活中找到性別進化理論的依據。男人

更為積極和富於侵略性,他們更樂意接受全新而複雜的任務。女人更善於

教育,她們細心而善於持家。女性能夠很好地完成程式化的工作,如流水

線作業、會計結算,或者隻是照料家務。在非常情況下,如戰爭期間,男

孩出生率會比女孩高2%~3%。而在和平時期,當“形勢平靜下來”後,

大自然就會致力於保護我們業已積累下來的基因——女性人數開始超過男

性人數。

格奧達基揚的理論未必會引起激進女權主義者的欣喜:“啊哈,男人

總是把自己當做什麼先鋒,還扮演著自以為是的受難者的角色。其實不過

是一群不能適應生活、懶惰而又好色的家夥!”她們在性欲問題上對男性

不滿——這又和生理規律有關,男性1晝夜產生近2億個新精子,而女性

1個月隻產生1個成熟的卵細胞。至於不適應生活和懶惰——這是性別進

化理論的又一個有力論據。男性不能適應的是消費性社會條件下優裕穩定

的生活,在這種生活中,生存所需的冒險與鬥爭已降到了最低限度。於是

男性變得女性化,女性則男性化,人類社會走向母權製。從進化論的角度

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正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