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抱一守終才能獲得成功
《孟子》中有一個寓言說:宋國有個人,認為他家的禾苗生長得太慢了,於是他就在地裏一棵一棵地拔高禾苗,還自認為這樣是幫助它們生長。然後一副得意的樣子回到家中,對他的兒子說:“今天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的兒子跑到地裏一看,禾苗都枯死了。因此,我們要養成一種對事業的恒心,首先要培養自己對一種事業的嗜好,然後再培養一種不求速達的心理狀態,穩紮穩打,循序漸進,隻有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我們的事業之夢,常常被封鎖在環境的櫥櫃裏,被時間之神所保護著,我們必須以全部的生命力與之搏鬥,以勝利者的姿態奪過來,使它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而告終。
古語說:“想求速度就不能達到目的。”再說:“他的進度快,退縮得也快。”時間想它快而功力不想它快,功力想它快而效果不想它快。想求速達,就難以滿足妄想的急切心情,就難以把事業辦紮實。達不到心理上的要求,就容易灰心喪氣。灰心喪氣就會渺茫,就容易輟業或者改業,也就難得有恒心了。無恒心則事業難成,想速達也不會達。早熟便是小材,大器必然晚成,所積累的厚,成就便大,日積月累,堅持不懈,就會年年精進。當然,抱一守終的前提是你的目標不僅合理而且正確。
盧梭認為,自己那種流暢典雅的寫作風格主要得益於不斷地修改和潤色。維吉爾的《埃涅伊特》用了十一年時間才完成。這確實可以讓我們一窺偉大作品背後的艱苦勞動,他們準備一本書要用上幾年心血,而我們不用一個小時就可以把它讀完。孟德斯寫作《論法的精神》用了二十五年,而我們用六十分鍾就可以把它讀完。亞當·斯密寫作《國富論》用了十年。意大利詩人阿裏奧斯托嚐試了十六種不同的形式寫作他的《暴風雨》,而寫作《瘋狂的奧蘭多》用了他整整十年時間,持之以恒是所有成就偉業者的共同個性特征。他們可能在其他方麵有所欠缺,可能有許多缺點和古怪之處,但是對一個成功者來說,持之以恒的個性則是必備的。不管遇到多少反對,不管遭到多少挫折,成功者總是堅持下去。辛苦的工作不能使他作嘔,阻礙不能使他氣餒,勞動不能使他感到厭倦。無論身邊來去的是什麼東西,他總是堅持不懈。這是他天性的一部分,就像他無法停止呼吸一樣,他也永不會放棄。金錢、職位和權勢,都無法與卓越的精神力量和堅韌的品質相比較。
每一點進步都來之不易,任何偉大的成就也不是唾手可得的。許多著名作家的一生,就是堅定執著、頑強拚搏的一生。對於想成就一番大事的人來說,執著是最好的助推器。誰能不停止一次又一次的嚐試、打擊和收獲,誰就能一次又一次地靠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