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森多被她的講述深深地打動了。他二話沒說,掏出筆在剛剛贏得的支票上飛快地簽了名,然後塞給那個女子。

“這是這次比賽的獎金,祝願可憐的孩子走運。”他說道。

一個星期後,溫森多正在一家鄉村俱樂部進午餐。一位職業高爾夫球聯合會的官員走過來,問他一周前是不是遇到一位自稱自己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輕女子。溫森多點了點頭。

“哦,對你來說這是個壞消息,”官員說道,“那個女人是個騙子,她根本就沒有什麼病得很重的孩子。她甚至還沒有結婚哩!溫森多——你讓人給騙了!我的朋友。”

溫森多聽後卻長籲了一口氣說:“哦,是嗎?她沒有孩子病得很重?那太好了,這真是我一個星期來聽到的最好的消息。”



為別人的命運祈禱,從生活中的每一個小小幸運中體會到快樂和幸福。

幫助自己

富蘭克林總統年輕的時候,把所有的積蓄都投資在一家小印刷廠裏。

他很想獲得為議會印文件的工作,可是當時出現了一個不利的情形,議會中有一個極有錢又能幹的議員非常不喜歡富蘭克林,甚至還公開斥責他。

這種情形使富蘭克林的處境非常尷尬,因此,富蘭克林決心使對方喜歡他。

後來,他聽說那位議員的圖書室裏藏有一本非常稀奇而特殊的書,他就給議員寫一封便箋,表示自己極欲一睹為快,請求他把那本書借給自己幾天,好讓自己仔細地閱讀一遍。

那名議員收到了富蘭克林的信便馬上叫人把那本書送來了,過了大約一個星期的時間,他把那本書還給了議員,還附上一封信,表示他的謝意。

於是,當他們再次在議會裏相遇時,那位議員居然跟他打起了招呼,並且極為有禮貌,議員以前從來就沒有那樣做過。

自那以後,他們變成了很好的朋友,議員很樂意幫助富蘭克林,為他在仕途上的成功奠定了基礎,這種狀態一直到這位議員去世為止。

如今,富蘭克林去逝已經一百多年,他也就是憑著請求別人幫忙的辦法,使自己獲得了成功。



請他人幫忙一定要使人感覺到自己對他的尊重,這樣,別人才能尊重你,並樂意為你辦事。

拒絕出演

有一次,一個大規模音樂會主持人想邀請瑞士鋼琴家塔爾貝格出席表演。塔爾貝格問他:“演奏會什麼時候開始?”

主持人答:“下個月一號。”

塔爾貝格接著說:“對不起,練習時間不夠,我無法參加。”

主持人不解地問:“大師還用練習嗎?”

塔爾貝格說:“我想演奏一些新曲目,至少要一個月的練習時間。”

主持人又問:“三天時間還不夠嗎?我認識許多音樂家,從來沒有一個人為一次演奏會練習四天以上,何況像你這樣大師級的音樂家,更沒有練習的必要了。”

塔爾貝格不以為然地表示:“每次發表新作品,我至少要練習一千五百次,否則不敢出場演奏。一天練習五十次,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如果你能等一個月,我就可以出席演奏,否則,很抱歉,我隻好拒絕邀請。”



很多時候,現實迫使你不得不做出一些讓步。但是,在原則麵前,你不可以降低對自己的要求,決不能讓現實改變你的原則,否則,欲速則不達,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



不幸之幸

當愛迪生的耳朵被人打聾了以後,他並沒有怨天尤人。

失聰後,他不受各種聲音的打擾,每天可以專心地讀許多書。

後來,他成為電報員,因耳朵已聾,不受雜音的幹擾,電報打得特別快。他更高興的是耳聾使他再也聽不到旁人的閑言閑語,使他可以專心地思考一些問題。



相信每件事情的到來都一定會有上天特定的安排,因此不要為所失去的感到遺憾,也許這正是嚐試新的生活方式的最好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