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說起秋天,葉絮隻能想起2011年的秋天,她後來在很多城市輾轉停駐,但隻記得2011年上海的秋天。

有了對比她才發現上海的天氣很宜人,雖然城市空氣質量不好,但郊區還是很清新宜人的,特別是那個被譽為上海後花園的地方,葉絮的家鄉。

上海把一年四季分劃的明明白白,葉絮在這裏生活了十幾年,察覺到兩個變化,夏天一年比一年熱,冬天河麵結的冰越來越薄。

而在那個炎熱卻記不太清的夏天過去後很快迎來了秋天,大約偏九月後旬,天氣一下子轉涼了,接連下了好幾場大雨。

那時候她已經和梁嘉泓在一塊了,在一起不到一個星期。

……

2011年,葉絮考上了本地的一所普通高中,那所校園正好新裝修,修建了幾幢教學樓和畫室樓,宿舍食堂也是新建的。

她從小成績一直不怎麼好,所以能考上高中她已經很知足了。

她對這個校園從很早以前就有一種不知名的向往。

大約是初一的時候,葉絮從鄉下坐公車去城裏,大清早的,城裏的街道上也沒幾個人,在靠近醫院的車站停留時上來兩個穿黑色校服的男生,背著晨光,個子很高,英氣逼人,又透著一股痞氣,葉絮沒看清他們的模樣,隻是想,她如果能去這個高中就好了,那裏一定很美好。

這是她對高中的向往和期盼,一個美好的校園,一段美好的戀情。

八月一日,新生第一次報告,交學費集合。

說起班主任,葉絮永遠記得第一次見他的時候,他不高,頭發有點卷,戴著細邊的眼鏡,小腹微微隆起,襯衫塞在皮帶裏,看起來並不嚴厲,倒有幾分親人,但其實是個難搞的主兒。

她在101教室,班主任正好在門口和誰談話,她順便問了一句,他給她指路,當時她還不知道他就是班主任。

101教室是一個實驗室,有點破舊,實驗桌上綠色的桌墊邊邊角角起毛,上麵都是水筆印跡,留下了往屆學生的惆悵和調皮。

葉絮擇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夏光爛漫,頭頂的吊扇有一打搭沒一搭的轉著,教室裏出奇的安靜,因為誰也不認識誰。

人總是對第一次見的人印象深刻,也是在今天葉絮見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美女。

她走進來的時候好像全身都在發光,皮膚白的像瓷,透著一種細膩光滑,中短發,發梢有點黃,人高還瘦,隻是走路的姿勢有點扭。

葉絮撐著下巴盯著她看了好久,唯一的想法就是她真好看,像天使一樣。

隨後她問路的男人走了進來,就是他們這一屆的班主任,徐衛平。

一些祝賀詞,一些鼓勵語,然後吩咐強調了幾遍軍訓的時間地點。

葉絮第一次踏進這個校園沒有見到梁嘉泓,後來的軍訓也沒有見到。

……

學生時代的感情很純粹,哪怕爭的麵紅耳赤也是純粹的,因為它無知幼稚,因為他們沒有正真經曆過世間疾苦,他們隻是一群無病呻吟的神經病。

八月中旬,他們一教室的人又在新校園集合,他們一起上了一輛大巴,大巴位置的安排決定了以後誰和誰是朋友。

車廂裏說說笑笑的,聊幾句大夥就沒了拘謹的氣氛。

葉絮坐在一堆男生中間,邊上是個女生,紮著個馬尾,很厚底的眼鏡,臉型有點偏長,很文靜,從頭到尾一言不發,葉絮不是很會主動搭訕,就這麼在糾結要不要成為朋友的過程中到了軍訓的地點。

車程將近兩個小時,是一個旅遊地,但聽說也是軍人訓練的基地,前衛村。

它原先隻是個小村落,可上頭要開發這片,於是打造了一個集旅遊訓練農業於一體的發達生態村。

葉絮對這兒並不陌生,她從小的春遊秋遊一般都去兩個地方,一是前衛村二是森林公園。

那天的天氣很熱,熱到排在她前頭的女生脖子上的防曬霜都融化了,像淋在身上的牛奶,葉絮猶豫著要不要告知,卻被別人捷足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