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電線穿過一根10米長、但直徑隻有25厘米的管道,而且管道是砌在磚石
裏,並且彎了四個彎。我們當中誰也想不出怎麼讓電線穿過去,最後我想了
一個好主意。”
“我到一個商店買來兩隻小白鼠,一公一母。然後我把一根線綁在公鼠身
上並把它放到管子的一端。另一名工作人員則把那隻母鼠放到管子的另一端
逗它吱吱叫。公鼠聽到母鼠的叫聲,便沿著管子跑去救它。公鼠沿著管子跑,
身後的那根線也被拖著跑。我把電線拴在線上,小公鼠就拉著線和電線跑過
了整個管道。”
想像是聰明者的個性。想像力是科學的一種神秘附屬物。畢加索說:“每
個孩子都是想像的藝術家。問題在於你長大成人之後是否能夠繼續保持想像
的靈性。”
評價
一個替人割草的男孩打電話給一位陳太太說:“您需不需要割草?”陳太
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拔掉花叢中的雜草。”陳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
也做了。”
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陳太太說:“我請的那
人也已做了,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掛了電話。
此時,男孩的室友問他:“你不是就在陳太太那兒割草打工嗎?為什麼
還要打這電話?”男孩說:“我隻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旁觀者清。隻有不斷地探詢他人的評價,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長處與
短處。不要蕭規曹隨,凡事想想清楚事出何因,多問幾個“為什麼?”
判斷
一個青年來到綠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輕人便問:“這裏如何?”老人
家反問說:“你的家鄉如何?”年輕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討厭。”老人家
接著說:“那你快走。這裏同你的家鄉一樣糟。”
後來又來了另一個青年問同樣的問題。老人家也同樣反問。年輕人回答
說:“我的家鄉很好,我很想念家鄉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說:
“這裏也是同樣的好。”
旁聽者覺得詫異。問老人家為何前後說法不一致呢?老者說:“你要尋
找什麼?你就會找到什麼!”
是非曲直自有公道。當你以欣賞的態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許多優
點;以批評的態度,你便會看到無數缺點。正所謂:人是正確的,他的世界
就是正確的。
一分種
一個小男孩問上帝:“一萬年對你來說有多長?”上帝回答說:“像一分
鍾。”
小男孩又問上帝:“100萬元對你來說有多少?”上帝回答說:“像一
元。”
小男孩再問上帝說:“那你能給我100萬元嗎?”上帝回答說:“當然可
以,隻要你給我一分鍾。”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你想得到自己所希望的,那麼你就要著手播種,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
最終雙贏
蜜獾是生活在南非叢林中的一種動物。它最喜歡吃的是野蜂和蜂蜜。遺
憾的是它發現蜂巢的本領欠佳。指蜜鳥是一種小型的非洲小鳥。它最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