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一麵嘀咕那些住高樓大廈、腰纏萬貫者往往貪得無厭,以至虧掉老本。

“你瞧瞧這一家,從前的主人原來經營有方,積聚了不少財產,原本可以享用

不盡,可是他卻不知道適可而止,非要組織船隊出海,想賺取更多,結果,船遇

難了,一切都沉入海底,一切都化為烏有了,唉!”

“這一家也差不多,以前的主人原來承包時偷稅漏稅,獲利百萬,他還嫌少,

使出渾身解數去投機,結果破產了。反正,這種例子多的是,這種貪得無厭、做

事不知道謹慎的人,總是沒好下場。”

“聽著!打開你的錢包,我將給你大筆金元,但有個條件,凡是裝在錢包裏的

都是金元,若掉在地上,就立刻變為塵土了。千萬謹慎,我是說到做到的。你的

錢包已經舊了,別裝得太多,免得它受不了。”

乞丐喜出望外,高興得氣都幾乎喘不上來了,他喜滋滋地打開錢包,隻見金

元像流水一樣瀉下,錢包一下子就沉甸甸的了。

“夠了嗎?”

“不夠!”

“錢包能承受得住嗎?”

“不用擔心,可以。”

“你已經富有得像國王一樣啦!夠了嗎?”

“再添一點兒吧!”

刹那間,錢包裂了,金元“嘩”地一聲撤在地上,全部化為塵土。幸運之神

也不見了,乞丐手裏隻剩下一個破的空錢包,他還是一無所有。

物極必反。人的貪欲太盛,到了喪失理性的地步,最後隻會害了

自己。

聖人助人

孔子東遊,見田裏放著農具,而農人已去,便拾起鋤頭,圍著一棵秧苗,

費力地鏟了起來。不一會兒,農人歸來,一見大怒,憤憤地說:“你為什麼

鏟我的秧苗?”

孔子感到很奇怪,便指著秧苗說:“你看,我鏟的明明是草啊。”沒想到

農人更加惱火地說:“我種的就是喂馬的草!”孔子不禁目瞪口呆。



幫助別人要幫到點子上。

互為因果

醉心戲劇的某人,不顧親朋的反對,毅然選擇一處並不熱鬧的地區,興

建了一所超水準的劇場。奇跡出現了。劇場開幕之後,附近的餐館一家接一

家地開設,百貨商店和咖啡廳也紛紛跟進。沒有幾年,那個地區竟然發展非

常繁榮,劇場的賣座更是鼎盛。“看看我們的鄰居,一小塊地,蓋棟樓就能

出租那麼多錢,而你用這麼大的地,卻隻有一點劇場收入,豈不是太吃虧了

嗎?”那人的妻子對丈夫抱怨。“我們何不將劇場改建為商業大廈,也做餐飲

百貨,分租出去,單單租金就比劇場的收入多幾倍!”某人想想確實如此,就

草草結束劇場,貸得巨款,改建商業大樓。

怎料樓還沒有竣工,鄰近的餐飲百貨店紛紛遷走,房價下跌,往日的繁

華又不見了。更可怕的是,當他與鄰居相遇時,人們不但不像以前那樣對他

熱情奉承,反而露出敵視的眼光。

某人終於想通了,是他的劇場為附近帶來繁榮,也是繁榮改變他的價值

觀,更由於他的改變,又使當地失去了繁華。

人們常

因建設自己而造就別人,又因別人的造就而改變自己。在這種改變中,不能

忘記的是它的初始。否則,不但會迷失你自己,也會迷失被你造就的人。

不同境遇

有兩隻老虎,一隻在籠子裏。一隻在野地裏。

在籠子裏的老虎三餐無憂,在外麵的老虎自由自在。兩隻老虎經常進行

親切的交談。

籠子裏的老虎總是羨慕外麵老虎的自由自在,外麵的老虎卻羨慕籠子裏老虎

的安逸。

一日,一隻老虎對另一隻老虎說:“咱們換一換。”另一隻老虎同意了。

於是,籠子裏的老虎走進了大自然。野地裏的老虎走進了籠子裏。從籠子裏

走出來的老虎高高興興,在曠野裏拚命地奔跑;走進籠子裏的老虎也十分快

樂,他再不用為食物而發愁。

但不久,兩隻老虎都死了。

一隻是饑餓而死,一隻是憂鬱而死。從籠子中走出的老虎獲得了自由,

卻沒有同時獲得捕食的本領:走進籠子的老虎獲得了安逸,卻沒有獲得在狹

小空間生活的心境。

許多時候,人們

往往對自己的幸福熟視無睹,而覺得別人的幸福卻很耀眼。想不到,別人的

幸福也許對自己不適合;更想不到。別人的幸福也許正是自己的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