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往廣宗打張角(1 / 2)

中郎將皇甫嵩拿了青州的戰利品,不禁心花怒放。

先前他對劉君和鄉巴佬隊伍的不屑,現在也大為改觀。

短短一周,名不見傳的劉君連破黃巾賊張寶、張梁兩大核心主力,實在是……狗屎運太好了!

關鍵是劉君知道人情世故,懂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

同一個發財夢想,同一個奮鬥目標。

“那這批銀子,我就收下了。”中郎將皇甫嵩說道。

劉君擺擺手,笑而不語。

俗話說,拿人家的手短,中郎將皇甫嵩現在可是他的跳板。

“黃巾賊張角那邊,在廣宗的局勢如何了?”劉君喝了一口綠茶道。

東漢末年,黃巾教三位兄弟起事,張角是大老哥。

他號稱“太平道人”,懸壺濟世,雲遊四方,掌握了黃巾教過半的實力。

隻有幹掉他,才算真正結束黃巾教起義。

“盧大師圍困張角已經一個月了,眼下焦頭爛額。朝廷已經不發一兵一卒了。”中郎將皇甫嵩道。

他口中的盧大師,即中郎將盧植。

東漢朝廷派遣中郎將皇甫嵩、盧植、朱儁各自率領精兵,兵分三路征討黃巾賊。

他們三人率領的都是正規軍。

“哦,盧植有難,你們不去救援?”劉君問道。

“他自命清高,腦子一根筋,況且又不會打點上下關係,活該他倒黴!”中郎將皇甫嵩道。

盧植倒是忠義之士,兩袖清風,不過他這種性格,注定在官場吃不開。

以為大戰,隻要打敗敵人就行了嗎?

想想嶽飛是怎麼死的?

大多名將並未戰死沙場,死於猜忌,死於背後的“冷箭”。

劉君也並不在意盧植,他隻在意自己以後的發展前途。

黃巾教暴亂結束後,應該是董卓大佬粉墨登場了。

劉君深知要搭上董卓這條線,必然要去討伐張角。

在那裏,他才會和董卓相見。

“盧植固然不明事理,但是如果攻不下張角,朝廷怪罪下來,恐怕將軍也是升職無望。”劉君說道。

可不是,中郎將皇甫嵩已與盧植撕破臉皮,打死不願發兵相救。

“讓他自生自滅好了,到時朝廷另有安排。”中郎將皇甫嵩不屑一顧道。

“將軍鞍馬勞頓,這青州城就讓你整頓兵馬。”劉君接道:“我已經連克張寶,張梁兩位黃巾教逆徒,倒想會一會他們的大哥張角,來一個梅花三弄。”

哦?

中郎將皇甫嵩吃驚的看著劉君,這年頭,居然還真有不怕死的。

“劉統領壯誌淩雲啊!想法總是豐滿的,但是現實往往是骨感的。張角可非等閑之輩,朝廷兩路大軍都如困獸猶鬥。”中郎將皇甫嵩不以為然道。

他覺得區區一個鄉勇領導者,就想攻打擁有十萬教徒的張角,簡直是天方夜譚。

對於劉君來說,他迫切渴望成名,待在青州沒有發展前途。

“我也聽說張角神通廣大,號稱戰神,在他手下落敗的將軍,如過江之卿。我無需將軍一兵一卒,打著將軍的旗號,前往廣宗。如果贏了,功勞就算是將軍的。”劉君應道。

如此條件,讓中郎將皇甫嵩無法拒絕。

不用自己一兵一卒,而且把青州讓給自己,中郎將皇甫嵩覺得這筆交易,價性比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