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大琉球(1 / 2)

等呂紀揮毫潑墨畫完山水畫,手下又將石碑立好,朱厚照便離開釣魚台這座荒島,起身前往大琉球。

身後三十條船,一字排開,雖沒有千帆競渡之相,但在這大航海初期卻也是難得的景象。

麥哲倫第一次完成環球之旅,確定地球是圓的,也不過隻有五艘船,二百六十五人。

就這還需要等到十幾年後。

這三十艘戰艦,不說縱橫世界無敵手,但也絕對是名列前茅,數一數二的艦隊。

搞得他都有種,想去歐洲轉一圈,讓那群土鱉見識見識什麼是世界第一流的艦隊。

可惜,一想到當年鄭和下西洋時的艦隊,朱厚照就恨得牙癢癢。

遙想當年鄭和下西洋船隊由200多艘不同用途、不同船型的遠洋海船組成。

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一支大規模的遠航船隊,也是一支史無前例的海上特混艦隊。

每次出海的人數,更是多達兩萬多人接近三萬。

要知道這可是類似類似於出使外國,而不是一隻外出征戰的軍隊,並不以征戰為主。

如此多的船,若是再征集一些民船,運兵時擠一擠,一次出動十萬人不是沒有可能。

這樣的龐大艦隊,若是在他手中足以將大航海時代提前一個世紀,更不知讓他省掉多少功夫。

然而這一切都是虛妄,那縱橫南洋無敵手的強大艦隊,已隨著朝廷的不重視煙消雲散,成為曆史。

這他媽上哪說理去?恨的他,都有種將這群不要臉的文臣全部砍死的衝動。

他手下這三十條船,還是費盡功夫從各地搜羅,把各大水師衛所搜集了遍,才湊齊的三十艘福船。

剩下的衛所船隻,能不能有三十艘大船都不一定,隻剩下不能出海的小船。

就這樣,還大多是那種服役十幾二十幾年甚至數十年的老船,使用破損戰艦上的木料建造。

他要是敢跑去歐洲,信不信半路上就得沉了。

釣魚島距離大琉球並不是太遠,隻過了一天時間便趕到大琉球。

麵對這寶島,朱厚照同樣感慨萬分,這寶島可謂多災多難。

源於國人的不重視,大琉球雖然自漢朝時便出現在記載當中,然而直到明朝依舊沒人將它當回事,沒想著將這數萬平方千米的土地據為己有。

因此後來這寶島反而被萬裏之外的荷蘭占據,成了荷蘭的殖民地。

直到後來鄭成功為對抗清廷,起兵收複台灣,才算真正進入中國的懷抱。

但即使如此,到了近代,依舊被東瀛占據五十年,好不容易東瀛戰敗,結果又出了蔣務委員長東渡,搞了個國中之國。

直到他穿越之前,也沒有真正回歸。

他既然來到大明,自然要將這寶島收歸國有,成為大明永不分割的一部分。

轉頭看到有船準備搶先登陸,朱厚照詢問“那艘船在幹什麼?”

“替殿下探路,這大琉球蠻荒之地,野人叢生,為防出問題,需要士兵先行探路,待確定安全,再請殿下踏上大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