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遼代陳國公主墓?(1 / 3)

21.遼代陳國公主墓

內蒙古自治區哲裏木盟奈曼旗,地處遼西丘陵地帶。

青龍山鎮已處在丘陵的邊緣,北邊不遠就是著名的科爾沁

沙地,但是這裏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氣候宜人。也許正因

為這裏有著漠北少有的自然環境,早在原始社會就有人類

在此生息繁衍,這裏曾發現新石器時代著名的紅山文化和

商周時期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存。現在地麵上還能找到戰

國秦漢時期的長城、塢堡、邊塞、烽燧遺跡。但是最令青龍

山老百姓自豪的是,這裏曾是遼代皇室的一處行宮,而且

遼代的陳國公主和駙馬的合葬墓就在這裏。公主墓裏大量

精美文物的出土使得青龍山鎮一下子揚名全國,但在八十

年代之前人們並不知道這些。

1983年夏天,一場罕見的暴雨襲擊了青龍山鎮。暴雨

引起的山洪順著鎮北山溝席卷而下,山溝的多處被衝垮,

斷崖邊的一座遼代墓葬就這樣暴露了出來。經過哲裏木盟

博物館的清理,這座被編號為M1的墓葬為一座磚室墓,墓

道兩側的壁畫十分精美。但是遺憾的是,墓葬早年被盜掘

一空,所有文物均被盜走,加上此次山洪的破壞,墓葬的許

多珍貴資料都失去了。盡管如此,還是令考古學家們十分

興奮,被衝垮的墓葬規模較大,而且有精美的壁畫,這些都

是貴族墓地的重要標誌。結合文獻記載,這裏極有可能是

遼代的一處皇室墓地。

1985年在斯布格圖村西北興建水庫時,再次發現兩座

古墓。奈曼旗文物部門十分重視,並報請自治區考古研究

所親自來此調查,隨即對暴露的兩座古墓進行了清理。讓

人興奮的是,這兩座墓中的M3即為遼代的陳國公主與駙

馬的合葬墓。

墓葬中出土的墓誌銘給我們提供了有關墓主的許多確

實可信的資料。根據墓誌記載,公主卒於遼代開泰七年

(1018年)三月,死時年僅18歲,附葬於駙馬蕭紹矩之墓。

可見駙馬先死,公主後死而與之合葬。

根據《遼史》和墓誌的記載,公主和駙馬的家世均十分

顯赫。陳國公主是遼景宗第二子秦晉國王耶律隆慶之女,

正妃蕭氏所生。生前曾被封為太平公主、越國公主,死後被

追封為陳國公主。其祖上可以說尊貴無比,所謂“六葉帝王

之族”,即自耶律阿寶機到聖宗的六代皇帝,均為她的血緣

近親。其父耶律隆慶為聖宗皇帝的親弟弟,一生妻妾眾多,

生活之奢華甚至超過皇帝。在他的眾多妻妾中竟有三位是

他的親外甥女,舅甥聯姻在遼代並不足怪,是契丹族流行多

年的舊俗。陳國公主16歲時,嫁給了比她大17歲的駙馬蕭

紹矩,兩年之後死亡。死後曾兩次埋葬,雖貴為公主,最後

還是附葬於駙馬之墓。

駙馬蕭紹矩的家族同樣顯赫。其祖父蕭思溫是遼代早

期的大功臣。其姑母是景宗的皇後,聖宗之母。但是到蕭紹

矩時家族開始破落,原因是家族的位尊權重遭到反對派的

嫉恨。《遼史》及墓誌均未說明駙馬的死因,很可能死於朝

廷的位權之爭。

出生於顯赫家庭的陳國公主與駙馬死後同樣顯赫,他

們的合葬墓是迄今發現的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墓葬之一,規

模宏大的墓室構造、數量巨大而精美的隨葬品處處昭示著

他們生前的奢華生活。

這是一座大型多室壁畫墓。全長16.4米,全墓由墓道、

天井、前室、後室構成,前室的東西兩側還各有一個耳室,

其構造極力模仿生前的府第。墓道呈階梯形,兩側繪有精

美壁畫。前室呈長方形,券頂,兩個耳室和後室則呈圓形,

形同契丹人氈帳。各室的門均用赤鬆柏作出門檻、門框、門

扇和門楣,在前室的門額上用磚雕作成仿木結構的屋簷,

上麵彩繪。墓室的整體構造表現出明顯的漢文化與契丹遊

牧文化融合的跡象。

墓室最引人注目的是精美的壁畫。通過契丹族傳統的

寫實畫風,真實地再現了公主和駙馬部分日常生活的場

景。墓道的兩壁繪有互相呼應的侍從圖,東壁一侍從牽黃

色壯馬舉足欲前,後方則繪彩雲和豪宅的簷柱作為背景。

西壁所繪內容類似,然而細部又有差別。如所牽馬匹則為

黑色壯馬。這兩幅侍從牽馬圖刻畫細膩生動,極富寫實意

義。再現了墓主人出行時的情景。墓室的壁畫內容則有所

不同。前室東壁繪有麵向主室的男女侍仆,女仆梳雙髻、著

漢裝,男仆則著契丹裝束。耳室以白描手法繪翱翔的白鶴,

以彩雲為襯托。前室西壁繪麵向主室的侍衛兩人,皆著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