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麼?”望著眼前的漫如鮮血的朵,心中驚起膽顫的同時不禁有了疑問,“你隻問這是麼,為不問這是哪?”耳邊傳來輕笑聲,轉頭一看,是一位年輕公子。
是了,在這一處醒來,隻見這彌漫如血的朵,“這是傳說中的曼珠沙華,俗稱彼岸,是惡魔遺留於此的唯一的溫柔。”......“傳說中自願投身於地獄的朵,眾魔譴,但仍徘徊於黃泉路上,眾魔不忍,遂同意讓開在此路上,給離開人的魂們一個引與慰。......相傳此隻開於黃泉,一認為是隻開在冥三途河岸。如血一樣絢燦鮮紅,有無葉,是冥唯一的。其香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在黃泉路上大批大批的開著,遠遠地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因其紅的似火而喻為‘火照之路’,也是這漫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嗅著香,恍惚間想起了從前。
“這個妹妹我曾經見過。”“我贈妹妹‘顰顰’二字如?”“都說這玉好,日好不易來了一個神仙似的妹妹,實沒有玉的!”......這是我們的初見。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來梅一縷魂”“質本潔來還潔去......”......這是我人生的自在與憂愁。
“三姑娘,你快去看看姑娘吧......”熟悉的話語,令人悲哀的哭聲,遠處是他新婚燭,模糊的眼前是寂靜悲涼的小屋,這是我的最後。
“可是想起來了,氏黛玉,姑蘇人,幼喪雙親,病逝湘瀟館,年僅十。”那人說著,嘖了一聲“一代女,若為男兒身,定可官拜丞相......”可現在說這些有麼意義嗎?前已過,事成雲煙,隻是......
“是麼讓你願留在黃泉?是同情死去的人嗎?還是怎樣呢?留在這裏陪伴的永遠是沒有生機的一切!卻還是為人引著路,這樣的你,讓人好生心疼......”望著眼前,淚水止不住流下。
“萬年間,你是唯一一人為我的的呢!”“你?”“佛許我一願,化紅透忘川彼岸,血色如妖的蔓珠。執意一吐芬芳,喚人前生零落孟婆的記憶。當靈魂渡過忘川,正忘卻生前種種,曾經的一切都留在彼岸,生者就踏著這的引通向幽冥之獄......”
“風已起,雲已湧,鼎盛繁華,能長久?不過就是: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裏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看破的,是福;癡迷的,是禍。食盡飛鳥各投,白茫大地也幹淨!我之所以來,是我要替你們看著你們所來之處,一點一點從繁華走向沒落......”在他的聲音中,我走向彼岸,“忘川之岸,有,妖紅似血,遍染三途,不落記憶,引魂兮赴來,原來就是你。”
“吾之淒怨,引蝶憐怨,佛如至,許我一願,化一株血色靈,不得轉,不得忘昔......這是我的願望亦是我要償還的債,佛笑我癡,笑我愚,笑我看不透俗,可走過開滿彼岸的忘川路,不過是進入新的無盡不歸途......”聲音漸遠,逐漸消弭,邁上渡向對麵的船,首三途河邊。
佛歎:卿之絕待,君之決意。飲罷苦霜,贈君甘露。卿之為蔓珠,君之為沙華。一一葉,開遍忘川,紅透黃泉。年不遏,年相依。鵲橋有仙誓許與郞一年一會,淒婉哀腸;忘川有立言與君年一昔,溫暖如初,情不為因果,緣注定生死......
臨岸,記憶愈漸模糊,“莫失莫忘,仙壽恒昌;不離不棄,芳齡永繼”曾經讓我痛心的揭帖已成雲煙,見了,寶哥哥,願下一能夫妻,亦或者不相見.......
彼岸,開不敗一年,開不見葉,葉繁不見,葉兩相錯,亦如你我。
這一原本隻是一場夢,夢裏有好有壞,隻是現在,我從夢中提前醒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