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人造血的發明

沒有人懷疑血液的寶貴,正因為它的寶貴才使得人們對它的研究格外重視。從人體之外獲得更多可替代真正血液的人造血,一直是科學家們孜孜以求的。

1966年的一天,在美國科學家克拉克的醫藥研究實驗室裏,一隻實驗用的老鼠突然從籠子裏逃出,克拉克急忙捕捉。老鼠驚慌失措,四處逃竄,最後跌入一隻裝有氟碳化合物的容器之中。他急忙去撈老鼠,撈了很久才將老鼠取出。按理說老鼠一定會被淹死。然而,當他將老鼠撈出後,那隻老鼠抖了抖身上的水,迅速逃跑了。克拉克大為驚訝:為什麼老鼠淹不死呢?

克拉克暫時停止手中的實驗,轉移到研究這種氟碳化合物溶液的功效上來。經過實驗分析,他終於找到了老鼠沒有被淹死的原因。原來,那種氟碳化合物的溶液,含氧量特別高,大約是水的20倍。

這一發現,在克拉克看來並非重要,可是,它被生物學家和醫學家得知後,卻如獲至寶。當時正在歐洲旅行的日本醫生內藤良一,聞訊後專程去美國拜訪了克拉克。回國後,他和大阪的同事們開始研究人造血液。經過數百次試驗,他們在1978年試製成功了一種氟碳乳劑。為了驗證這種乳劑的無害性,內藤在自己身上用了200毫升,其他10位同事也做了同樣的試驗,結果均未發現不良影響。內藤也成為第一位接受人造血的人。

1979年,氟碳化合物乳劑作為人造血液首次在日本問世,臨床應用取得成功。這種人造血液呈白色,看上去不像血液,是一種具有攜氧性能的氟碳化合物。

巴斯德消毒法的發明

巴斯德消毒法是現在世界上通用的一種牛奶消毒法。

巴斯德是法國微生物學家、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他生於法國,當時,法國的啤酒業在歐洲是很有名的,但啤酒常常會變酸,整桶芳香可口的啤酒,變成了酸得讓人咧嘴的黏液,隻好倒掉,這使酒商叫苦不迭,有的甚至因此而破產。1865年,裏爾一家釀酒廠廠主請求巴斯德幫助他治治啤酒的“病”,看看能否加進一種化學藥品來阻止啤酒變酸。

巴斯德答應研究這個課題,他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當葡萄酒和啤酒變酸後,酒液裏有一根根細棍似的乳酸杆菌,就是這種“壞蛋”在營養豐富的啤酒裏繁殖,使啤酒“生病”。他把封閉的酒瓶放在鐵絲籃子裏,泡在水裏加熱到不同的溫度,試圖既殺死乳酸杆菌,而又不把啤酒煮壞。經過反複試驗,他終於找到了一個簡便有效的方法:隻要把酒放在五六十攝氏度的環境裏,保持半小時,就可殺死酒裏的乳酸杆菌,這就是著名的“巴氏消毒法”。這個方法至今仍在使用,現在市場上出售的消毒牛奶就是用這種辦法消毒的。

色斯麓消毒法的原理是利用病原體不是很耐熱的特點,用適當的溫度和保溫時間來處理,將其全部殺滅。

血壓計的發明

血壓計是用以測量人體血壓的工具。它的發明凝聚了幾個發明家的心血。

血壓計源於歐洲,最初,人們測量血壓是在馬身上施行的。約在18世紀初,英國人哈爾斯用一根長達9英寸的玻璃管,以銅管連接,插入馬腿動脈內,血液在垂直的玻璃管內上升到83英寸的高度,測到了馬的血壓。以後,法國人普塞利考慮到在測量血壓時為了便於觀察血液在玻璃管內的高度,提出在測量血壓的玻璃管內先裝入水銀。但這些方法都很容易損傷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