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拍攝順利 臥槽好吃(求月票,求推薦票,求打賞收藏)(1 / 2)

隨著馬都督的總結,整個用時1個半小時的《圍爐夜話》木雕格子門這一期,錄製算是徹底完成。

休息轉場的時候,公孫昊便向秦銘問道:“這最後會剪成多長時間?”

“一期45分鍾以內,要是熱度高,會員PLUS版本就是原版,再加上小新村的視頻,我估計會接近2個小時。”秦銘笑著說道。

“現在都沒什麼讚助,要是播出以後效果好,有人想讚助廣告怎麼辦?”公孫昊謹慎的問道。

“這一季的冠名權肯定是馬爺的,這個不用說。至於其他的讚助,到時候有了也好辦,安排相關人員做個前采輸出一下就好了,其他的靠剪輯和後期就能完成。”

說完兩人便來到了第二場的場地上,梧桐小院的曬台上,依舊是一個火塘,一張小幾,三把圈椅,不過背景卻是換成了一個魚缸,裏麵自然是放了活體的光肋螺螄。

因為是光肋螺螄的主題,嘉賓自然是林書巍。因為活體繁殖的事情已經走上正軌,也沒有什麼太多需要準備的,拍攝便馬上開始。

由於是在室外的原因,火盆裏的碳不似室內那般溫柔,在湖麵吹來的風的作用下,已經生出了明火,火光的映襯顯得整個氛圍比剛才要更原生一些,這也是攝製組有意的安排。

開場馬都督例行介紹完以後,羅勇灝便開始了講述,然而作為腹足綱研究專家的他,開始並不是直接介紹光肋螺螄,而是從小幾上拿起一枚海貝開始介紹起來。

“本次對於海東貝丘遺址的發掘,我試圖從一個生物學者角度上,來給大家講述一場人類曆史上最早的貿易交流。

這是發現的海貝之中的其中一枚,經鑒定屬寶螺科貨貝屬,產於熱帶、亞熱帶暖海區域,分布於熱帶印度洋、太平洋,海南及台灣北部、東部。

我個人的判斷傾向於從印度洋而來,海貝的出現意味著4000年前這裏就已經開始貿易往來,展現了4000年前的杞麓湖區域與外界的溝通聯係,這很可能就是最古老的貿易雛形。

至於那時候的人們如何從印度洋而來,是走翻山越嶺還是走水路,這一切都有戴我們後續的考證。”

聽完這一介紹的林書巍,拿著海貝驚奇的問道:“那如果用現在的科技手段能不能推斷出它準確的年代?”

馬都督聽到這個問題,也跟著追問道:“按我的理解,如果能鑒定出這其中的時間差,是否就能推斷出當年古人從印度洋行進到滇省的時間?”

“理論上是成立的,但其實就算是最先進的碳14技術鑒定出來的結果,大概也無法完全推斷出這個事情的脈絡,因為很有可能這枚海貝經過不止一撥人之手。”

此話一出,在下麵聽著的孫昊悄悄對公孫昊說道:“這個設想背後的信息量太大了,這個發現可能成為一些專家學者終其一生研究的方向。”

公孫昊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

接著,羅勇灝把光肋螺螄種群恢複的情況一一為大家講述了一遍,這段講述中規中矩,沒什麼太多出彩的地方。

反倒是最後林書巍對於以後針對光肋螺螄的烹飪,給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讓眾人不免有些期待這道美食能夠早日端上我們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