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給石評梅的信
評梅先生:
十五號的信接著了,送上的小冊子也接〔著〕了嗎?
來書囑以後行蹤隨告。俾相研究,當如命;惟先生謙以“自棄”自居,
視我能責以救濟,恐我沒有這大力量罷?我們常通信就是了!
“說不出的悲哀”,這恐是很普遍的重壓在煩悶之青年口下一句話罷!我
曾告你我是沒有過煩悶的,也常拿這句話來告一切朋友,然而實際何嚐是
這樣?隻是我想著:世界而使人有悲哀,這世界是要換過了;所以我就決
心來但〔擔〕我應負改造世界的責任了。這誠然是很大而煩雜的工作,然
而不這樣,悲哀是何時終了的呢?我決心走我的路了。所以對於過去的悲
哀,隻當著使〔是〕他人的曆史,沒有什麼迫切的感受了。有時憶起些煩
悶的經過,隨即努力將他們勉強忘去了。我很信換一個製度。青年們在現
社會享受的悲哀是會免去的——雖然不能完全,所以我要我的意念和努力
完全貫注在我要做的“改造”上去了。我不知你為何而起了悲哀,我們的
交情還不至允許我來追問你這樣,但我可斷定你是現在世界桎梏下的呻吟
啊!誰是要我們青年走他們煩悶之路的?——虛偽的社會吧!虛偽成了使我們
悲哀的原因了,我們挨受的是他結下的苦果!我們忍著讓著這樣,唉聲歎
〔氣〕了去一生嗎?還是積極的起來,粉碎這些桎梏呢?都是悲哀者,因悲
哀而失望,便走了消極不抗拒的路了;被悲哀而激起,來擔當破滅悲哀原
因的事業,就成了奮鬥的人了。——千裏程途,就分判在這一點!評梅,你
還是受製〔於〕運命之神嗎?還是訴諸你自己的“力”呢?
願你自信:你是很有力的,一切的不滿意將由你自己的力量破碎了!過
度的我們,很容易彷徨了,像失業者躑躅在道旁的無所歸依了。但我們隻
是往前搶著走吧!我們搶上前去迎未來的文化吧!
好了,祝你搶前去迎未來的文化吧!
君宇,靜廬
一六,四,一九二一
【寫作背景】
1921年高君宇與石評梅相識,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他們從相知到相
戀,感情甚篤。在他們交往的過程中,經常鴻雁傳書,表達自己的理想和
人生的追求。此信是高君宇寫給石評梅的一封回信。作者以改造世界的誌
向和積極奮鬥的人生觀,勉勵女友和青年們勇敢地追求光明。
高君宇簡介
高君宇(1896—1925),原名尚德,字錫山,號
君宇。山西省靜樂縣(今屬婁煩縣)人。1912年考入
山西省立第一中學,1916年入北京大學,投身新文
化運動,為國民雜誌社、新潮社、少年中國學會最
早會員之一。1919年被推為北大學生會負責人,參
加和領導了五四愛國運動。1920年3月參與李大釗
等組織的北京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在北方積極開展
建立共產黨和青年團的活動。9至10月參與李大釗、
鄧中夏等組織發起成立北京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
到山西籌建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赴莫斯科出席
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
同年4月回國後,任中共中央機關報《向導》周刊和中共北方區委機關刊
物《政治生活》編輯。在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
員。參加領導了京漢工人大罷工。1924年5月不予考慮山西敵建中共黨
組織。同年7月到廣州,任孫中山的秘書。1925年隨孫中山北上,在參加國民會議促
成會全國代表會時因過度勞累,急性闌尾炎突發,搶救無效逝世,時年
2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