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習慣是後天養成的
良好的習慣是人生中重要的“鏈環”,它將伴隨我們在人生之路上馳騁!
我們的自我意象和習慣是結合在一起的。其中一方改變了,另一方也會
自動地改變。“習慣”(habit)一詞原來是一件衣服或一塊布。我們現在還說
tidinghabit(騎馬服)和habiliments(服裝),這反映出習慣的真正本質。我們的
習慣完全就是個性的外衣,它們不是偶然的或偶發的。我們的習慣就像衣服
一樣合身。它們同我們的自我意象,同我們整個的個性模式相一致。我們有
意識地、謹慎地培養新的好習慣時,自我意象就容易不適應舊的習慣,需要
換上新的“款式”。
可以說習慣僅僅是我們養成的一種自動進行而不需要“思考”或“決定”
的反應,是由我們的創造性機製來執行的。
我們的表現、感覺和反應足有95%是習慣性的。鋼琴家用不著“決定”
該觸哪一個琴鍵;舞蹈家用不著“決定”腳往什麼地方移,他們的反應是自
動的,不假思索的。同樣,我們的態度、情感和信念也容易變成習慣性的。
過去我們“學到”特定的態度、感覺和思維方式是與特定的環境“相適應”
的。現在,隻要麵臨我們所認為是“同樣的環境”,我們往往按照同樣的方式
來思考、感覺和行動。
我們應該理解的是,這些習慣與癖好不同,隻要費費心思作個決定,再
練習或“形成”新的反應或行為,習慣就能修正、改變,甚至完全扭轉。鋼
琴家要加以選擇的話,可以有意識地決定按另一個琴鍵,舞蹈家可以有意識
地“決定”學會一個新的舞步——而且沒有什麼苦惱。完全學會新的行為模
式需要的是不停的注意和不停的練習。
你穿鞋時,習慣上不是先穿右腳就是先穿左腳。你係鞋帶時,習慣上不
是把右手的鞋帶從左手的鞋背後繞過來,就是反著繞。明天早晨,你想好要
先穿哪隻鞋、怎樣係鞋帶,然後,你有意識地下決心在21天裏形成一個新
的習慣,先穿另一隻鞋、相反的方向係鞋帶。每天早晨以特定的方式穿鞋係
帶,用這種簡單的舉動提醒自己:在這一整天裏都要改變其他的習慣性思考、
感覺與行為。在係鞋帶時對自己說:“今天我以一種新的、更好的方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