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做人謙虛最重要
王陽明說:“士人的最大毛病,就在一個傲字。傲就
會失去大眾,也就失去了自己。傲的反麵就是謙,謙是傲
的對症良藥。不但外貌要恭敬謙遜,心中更要敬讓。常常
看到自己的不對之處,就能虛己愛人。堯舜之所以稱為聖
人,就是謙虛到了至誠的境地,也就是允恭克讓,溫恭允
塞。”所以君子之道,就是要善於謙光照人,屈己上人,後
己先人。謙是一種修養,有了謙虛的心態,做人不難,做
事更不難。謙伎上你倍受歡迎,謙會在你任何需要幫助的
時刻挺身而出!
靠手腕做人是為了贏造一個好的人際關係,靠手段做
事是為了取得成功。而若沒有謙虛心態,這一切都隻不過
是紙上談兵。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耿定向說:“我們
能真真切切地嚴責自己,雖然是下等小人,都有可取之
處,都有長處益處;若是放下自己,隻求於他人,賢人君
子,都不免指責。”朱天麟說:“士人也不應該過於自恃,
不必過於謙讓古人,而要能謙讓現在的人。沒有一人不是在
自己之下,就沒有一人不位於自己之下了。沒有一人不在自
己之下,就沒有一人不位於自己之上。”這是一針見血的見
解。
虛己對人是長進仁德的基礎,自謙是受人尊敬的階
梯。念念不忘謙虛二字,自然是高風可仰,心光可掬。
適人自抑,就能廣造福田。王陽明說:“現在人們最
大的缺點,基本上就是一個傲字,千萬種罪惡,都是從傲
裏滋生出來的。傲就自高自足,不肯屈人之下。所以身為
兒子驕傲,就不能孝敬長上;身為弟弟驕傲,就不能尊敬
兄長;身為臣子驕傲,就不能做個忠臣。”
以財勢傲人固然不應該,以學問傲人也不應該,以俸
祿傲人更不應該。以氣色傲人固然不應該,以態度傲人也
不應該,以言語傲人更不應該。人的傲骨傲性,隻能針對
占據上位的卑鄙小人、貪官汙吏、魚肉百姓的混蛋。對於
其它的任何人,都不能存有半點的傲氣。
《禮記》上說:“傲不可長,欲不可縱,誌不可滿,
樂不可極。”
聶大年說:“短不能護,護就永遠短缺;長不能持,
持就不會長進。”
有錯處就不能掩飾,掩飾著的錯誤會越來越大;不對
的不能裝飾,裝飾就會增加;尊貴千萬不可驕傲,驕傲就
會失去尊貴;功勞不可盈滿,盈滿就會虧損。
朱熹說:“什麼事都要謙恭,不得仗氣淩人,自取
恥辱。”
曾國藩說:“君子最大的過人之處,隻是虛心而已。”
謙恭自守,必然會大得人心:虛下自處,必然會受人
尊敬。
不用自己的智慧對付他人的愚蠢,不以自己的賢能瞧
不起他人的笨拙,不以自己的長處克製人們的短處,這些
都是承載福祿的方法與道理。
治驕傲就要用謙虛,治盈滿就要用空虛,治狂妄就要
用禮義。人有一分虛心,就增加一分謙讓;守住一分禮
貌,就減少一分狂態。
呂坤說:“氣就怕盛,心就怕滿,才就怕露。”盛氣
就會淩人,心滿就不求上進,露才就流於膚淺。這三條
都是人們修身的大敵。所以隻要是聖賢哲士,都是極力
做到虛懷若穀,謙恭自守。地位越高的人,尤其要做到
這點。
李西漚說:“文藝自多,就是浮薄的心;富貴自
雄,就是卑鄙之見。這兩種人都可憐,而雄、富、貴更
可卑。”
老子說:“最完滿的東西,好似殘缺,但它的作用永
遠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似空虛,但它的作用不會
窮盡。最正直的東西,好似彎曲;最靈巧的東西,好似最
笨拙;最卓越的辯才,好似不善言辭;最聰明的人,好似
最愚笨。”又說:“要想領導人民,必須用言辭對人民表
示謙下。”又說:“承擔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
主;承受全國的災禍,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