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現古埃及之謎(1 / 2)

1.發現古埃及之謎

很久以來,埃及就以眾多的人造奇觀而聞名於世。有人說,在埃

及“隻要你把鏟子插入地下就一定能有所收獲”,這個國家的巨大寶

藏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吸引著無數探險者。究竟是誰首先打開了曆史

的大門,帶領現代人走入了法老王的神秘世界?埃及學的熱潮又是

怎樣掀起來的呢?

這個話題也許得從拿破侖說起。

1799年8月,拿破侖帶兵遠征東方。當他率領軍隊從土耳其人

手中奪回埃及的時候看到了呈現在地平線上的偉大的標誌性建築,

這時他喊道:“士兵們,遠處聳立了四千年的大金字塔在注視著你

們。”他的軍隊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拿破侖決心親自去創造曆史。事

實上,他確實在一個方麵取得了成功,那就是激發了人們對古代埃及

的想像。

與拿破侖的三萬四千萬人的軍隊一同前往埃及的還有一百六十

七名“隨從”,他們並非普通的隨從,而是一個由科學家、藝術家和其

他學者組成的“科學藝術考察團”,此外還配備了大量的圖書和儀器

設備。

千裏迢迢地從西方來到東方,不就是要征服這塊土地嗎?為什

麼還帶這麼多的專家學者呢?從軍事上講,這太不明智了。

拿破侖並非不明白,而是有他自己的盤算。

如同當年的亞曆山大,拿破侖這次選擇了埃及,不僅有征服的目

的,還緣於他對東方的無限向往,以及對東方文化的迷戀之情。在野

心加夢想之外,拿破侖所處的時代也有許多其他因素使他把目光投

向埃及。

18世紀的歐洲,隨著大工業革命的開展,科技力量蒸蒸日上,人

們走進了現代社會。同時,這個時代的人們又滿懷激情追憶過去,掀

起了一股探古懷舊的浪潮。

考古學和古文字學的研究興盛起來,意大利龐貝古城的發現,古

代兩河流域楔形文字的釋讀成功,使人們隱約看到了回歸遠古世界

的一線曙光。對學者們而言,這也是一個充滿誘惑的時代,用科學的

手段探求以往的神秘,往往名利雙收,這種強烈的願望推動了整整一

代人付出艱辛的努力。

我們應該看到,在拿破侖軍隊這支奇怪的“科學藝術考察團”的

後麵,就是這樣的一個時代。

有一天,一隊士兵正在羅塞塔附近修築要塞。

忽然間,士兵們一陣喧嘩,原來在推倒一堵舊牆後,一塊黑色磨

光玄武岩的石碑露了出來。它大約有一百一十五公分長、七十三公

分寬、二十八公分厚,上麵刻有密密麻麻的三段銘文,由於歲月風沙

的侵蝕,字跡已經有些模糊了。消息很快傳到軍官布查爾那裏,他命

令將石碑馬上送到亞曆山卓那裏,請隨軍的專家鑒定。

原來這就是後來破譯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鑰匙——羅塞塔石碑。

羅塞塔石碑上的第三段文字是希臘文,軍中一位懂希臘文的將

軍馬上把它譯了出來,說的是公元前196年國王托勒密五世的一道

詔書,而另外兩段文字是當時尚未破譯的古埃及文字,沒有人能辨

識。盡管如此,當時專家都一致認為,這塊石碑的價值是不可輕

視的。

石碑上的三段文字對於古埃及文明的研究者們意味著什麼呢?

據考證,在托勒密王朝統治埃及期間,官方文字雖然是希臘文,

但由於大多數埃及人不懂希臘文,所以國王的詔書通常以三種文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