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解縉因何被殺
解縉,字大紳,吉水人。他是明朝初年的大才子,從小才思敏捷,聰穎好
學,被譽為“神童”。後世流傳許多關於他吟詩作對的趣聞。據說有一個秀才,
聽說解縉善對對子,便出了一副對聯給解縉,讓他照樣做一副。他出的對
聯是:
“牛跑驢跑跑不過馬;
雞飛鴨飛飛不過鷹。”
解縉見這副對聯不倫不類,把解縉比成牛、驢、雞、鴨,把他自己比做馬、
鷹,有意貶低解縉。於是,當即對了一副:
“牆頭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諷刺那個秀才不過是“牆上蘆葦”、“山間竹筍”而已。此聯膾炙人口,流
傳至今。
解縉於洪武二十一年考中進士,任庶吉士,很得明太祖朱元璋的賞識。建
文帝時,他被任命為翰林院待詔。明成祖朱棣登基後,他又被提拔為翰林學
士,入值文淵閣,主持編輯了傳世巨著《永樂大典》,深得朱棣的信任。
但是,解縉自恃才高,養成了自負的性格,說話辦事無所顧忌,不但得罪了
一些大臣,甚至得罪了皇帝、皇子。
朱棣即位後,本應盡快確立太子,但他卻陷於兩難之中。立長子高熾吧,
他又偏愛屢立戰功的次子高煦;立高煦吧,又怕違背了“立嫡長”的袒製。大臣
們也為此分成了兩派。朱棣征
詢解縉的意見時,解縉本主張
立高熾為太子,但卻不談高熾,
倒談起了高熾的兒子,朱棣極
為鍾愛的“好聖孫”朱瞻基,此
番話一下子打動了朱棣,因而
內心傾向了高熾。不久,朱棣
宣布立朱高熾為太子,同時封
朱高煦為漢王,封國雲南。封
朱高燧為趙王,封國彰德。
朱高煦沒當上太子,怨氣
衝天,他一麵竭力討好朱棣,一
麵進讒太子,迫害擁立太子的
大臣。這樣,解縉就首當其衝,
成為高煦第一個要拔掉的眼
中釘。
永樂五年,解縉見朱棣寵
愛高煦日甚,而高煦又常越劄不軌,便向朱棣進諫,指出高煦有意與太子爭位,
勸朱棣對高煦要加以約束。不料,事與願違,朱棣不但未采納他的建議,反而
認為他故意離間骨肉,因而疏遠了他。高煦見有機可乘,就胡說解縉不守朝
規,泄露宮中機密。朱棣信以為真,將解縉貶
到廣西,後又改為交。即使這樣,仍不解高煦
對解縉的仇恨。四年之後,解縉入京,適逢朱
棣北征不在,僅僅見了太子高熾便回到了交。
高煦抓住這件事大做文章,在朱棣麵前說解縉
竟敢趁皇上不在京時私見太子,失去了人臣之
禮。朱棣不問青紅皂白,命人將解縉逮捕入
獄,由錦衣衛處置。
朱高煦唆使獄官,逼解縉承認他與太子朱
高熾有密謀,想借解縉來陷害太子。但解縉識
破了他的惡毒伎倆,雖然受盡了拷掠酷刑,卻
堅不承認。沒有口供,誰也奈何解縉不得,解
縉在獄中一呆就是五年。
到了永樂十三年,有一天,朱棣在獄中拘
押的囚犯名單上見到了解縉的名字,就問:
“哦,解縉還在嗎?”錦衣衛頭子明白了朱棣的
意思,回去便用酒將解縉灌醉,赤身露體埋在
雪地裏,活活凍死了。
解縉已死,朱棣下令籍沒他的家產,把他的妻子兒女都發配到了北方。
眼看解縉被貶被殺,太子朱高熾卻無能為力,隻有暗自傷心。後來高煦因
種種不軌之舉也被朱棣冷落。
可歎解縉這位蓋世英才,做夢也未想到自己因為說實話,竟遭到如此淒慘
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