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詩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原
名《詩》,內容是從西周到春秋中期大概五百
年間的作品,共305篇,包括《風》、《雅》、
《頌》三類。
《風》又名《國風》,分為十五國風,即:《周
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王
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
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大部
分是各地民歌,有詩160篇。
《雅》有《大雅》、《小雅》之分,《大雅》基
本是貴族作品,《小雅》包括貴族作品和民歌,
有詩105篇。
《頌》也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是貴族祭祀祖先和神靈的詩歌,有詩40篇。
《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包括
《詩》、《書》、《禮》、《樂》、《易》、《春秋》)之
一。
四家詩
指漢初出現的傳授《詩經》的齊、魯、韓、
毛四家詩,秦焚書坑儒後,《詩經》以口耳相傳
的方式得以保存,在漢代流傳甚廣,出現了今
文的魯、齊、韓三家,在西漢被立為博士,成為
官學。魯詩出自魯人申培,齊詩出自齊人轅
固,韓詩出自燕人韓嬰,三家詩興盛一時,後
分別亡於三國、西晉和宋。魯人毛亨和趙人
毛萇的古文“毛詩”晚出,在西漢雖未被立為
學官,但在民間廣泛傳授,並最終壓倒了三家
詩,盛行於世。今本《詩經》,就是“毛詩”。東
漢鄭玄又為“毛詩”作箋注,名為《毛詩傳箋》,
簡稱“鄭箋”。
千古儒聖——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
秋後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中國
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說
創始者。先世是宋國貴族,避難遷魯。他出
生時,家世已經沒落。年輕時做過季孫氏的
委吏(管倉庫)和乘田(管繁殖牲口)小吏等。
三十多歲到齊國,幾年沒有得到齊君的重用,
又回到魯國,聚徒講學。五十多歲時,由魯國
中都宰(都城行政長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獄、
糾察等事)。後又曾周遊宋、衛、蔡、齊、楚等
國。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文
獻,並刪修魯史官所記《春秋》,成為中國第一
部編年體曆史著作。相傳先後有三千人弟
子,其中著名者有七十二賢人。
其思想以“仁”核心,提倡“仁政”。首創
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漢朝以後,儒家學說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孔
子被尊為“聖人”,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
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大。孔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