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洗澡可以緩解病痛
飯前30分鍾入浴,在40℃以下的熱水中泡澡20~30分鍾,同時進行腹式呼吸,然後用稍冷的水刺激腹部,能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欲。
胃酸過多、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在42℃左右的熱水中浸泡3~4分鍾,可控製胃酸的分泌,減輕和控製病情。
肌肉疼痛的人可在疼痛部位以40℃左右的熱水噴5分鍾左右。特別是容易疼痛的頭、肩和腰部,可以邊衝邊做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手腳經常冰冷者,可用冷、熱水交替衝浴,使皮膚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
因提重物或受撞擊而閃腰的人應在疼痛緩解後,在42℃左右的熱水中浸泡10~20分鍾,有助於消炎、止痛。其他腰痛可用熱水在腰部周邊來回衝浴,最好邊衝邊做腰部伸屈運動。
糖尿病人在40℃左右的溫水中,其內髒功能降低,能有效提高胰島素分泌。
心髒病患者浸泡在40℃的溫水中20分鍾,能使末梢血管擴張,增加心髒的血液供應量,以防供血不足。
高血壓病人在40℃的溫水中洗澡20~30分鍾,血壓可比洗澡前降低5~20毫米汞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