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如楓楓滿山(1 / 1)

初秋的大荒,不知是誰用天邊最美的彩霞鋪滿了山野,漫山遍野都是如火的楓葉。

滿山都是楓樹,地上鋪了厚厚一層,有的紅似烈火,有的還是橘黃色,還有些葉蒂處還殘留了些許青色。

少年踩在鋪滿楓葉的山徑上,傾聽著踩碎落葉實細細的沙沙聲,耳畔還有溪水流淌的嘩嘩聲,不時有靈巧的楓葉搖曳著舞姿隨風落下。

一縷陽光透過樹梢撒下,不知是楓葉的襯托,還是陽光的緣故,少年的臉頰微微泛紅,恰如這初秋的楓葉般明朗。

滿山楓葉中的少年就是南宮夜楓。南宮夜楓自從記事起,就隨師傅生活在這滿山都是楓葉的地方。

聽師傅說,自己是被師傅撿來的,在十年前,在一個楓葉也如現在這般紅的初秋,在一個皓月當空、月光皎潔的夜晚,在一棵滿是紅葉、據說有百年樹齡的老楓樹下撿到的。

十年前,師傅就一個人住在這裏的玄雲觀中。十年前師傅從大荒的一個村莊置辦油鹽歸來的時,在村口的岔路口的大楓樹下撿到了一個出生不久的男嬰,嬰兒懷裏有一塊黑色的玉佩,上麵刻著南宮二字,想必是這嬰兒的族姓。又因為是夜晚在楓樹下撿到的,所以取名南宮夜楓。

轉眼間,十年時間過去了,山上的楓葉又紅了十次,師傅頭上的白發又多了些許,南宮夜楓長成了翩翩少年,哪怕身上穿的是師傅自己縫製的素樸的道袍,也掩蓋不了他渾身自然而然透露出的書生靈秀,恰是麵如冠玉、玉樹臨風。

十年前,師傅一個人守著一座道觀。十年後,南宮夜楓和師傅一起以道觀為家。

南宮夜楓的身世,師傅並未瞞著他,給他講述過多次。

每次師傅去村莊置換日常所需時,都要帶他去村口看看那棵大楓樹——師傅在樹下撿到他那棵楓樹,也曾多次拿著那塊刻著“南宮”二字的玉佩向人打聽過,隻是無人識得。這也正常,這玉佩材質非凡、堅超精鐵、做工精美,顯然是出自名門世家,並不是大荒村莊的獵戶人家所能知道的。

玄雲觀不大,坐落在玄雲山的半山腰上處的一處平台上。師傅當年雲遊至此時,見到此處峰巒疊嶂、山水清秀、飛瀑流泉,又恰好有座道觀,便決定隱居於此。

當時道觀已經破敗,門口的也牌匾已經破了半邊,上麵隻能隱約看到玄雲兩字,想來原先應該叫做玄雲觀的,便重新做了牌匾,寫上玄雲觀幾個大字掛了上去。

在撿到南宮夜楓之前,師傅便在玄雲觀住了數年,經過多次的修修補補,玄雲觀也煥然一新,裏裏外外大變樣,除了師徒二人的居室,灶房、書房、練功房、儲物間等一應俱全,在玄雲山的襯托下,頗有幾分深山名觀的味道。

山本無名,師傅便將玄雲觀所在的山取名玄雲山。玄雲山多楓樹,草木茂盛而風景秀麗,山靜雲動,如詩如畫。春夏秋冬四季不同,而景色各異。

山頂處有山泉自石壁流淌而出,蜿蜒曲折,正是“清泉石上流”。整個玄雲山真是好一處人間仙境,莫不是因為深處大荒深處,恐怕定要被天下的名觀名寺爭搶占有。

師傅從沒有提過自己的名號與來曆,附近的村民都稱呼他為玄雲道長。

從南宮夜楓記事開始,他就跟著師傅既習文也習武。習文就是跟著師傅識字通義,書房裏的書不多南宮夜楓早已經全部看了幾遍。

南宮夜楓自幼聰明伶俐、穎悟絕倫,幾乎過目不忘,師傅教他的《萬藥寶鑒》早就背得滾瓜爛熟,雖然有很多藥物他都還沒見過,但是對於其特性、用法卻掌握的極其準確。

除了最厚的那本《萬藥寶鑒》外,南宮夜楓最喜歡的是那本缺了小半的《奇聞錄》,裏麵記錄了很多故事,比如第一篇就寫著仙人的故事,令南宮夜楓很是向往,“星洛帝國聖武帝十六年,二仙自天外來,戰於雲巔,滴血於山果,樵人食之而得神力,後立天龍國為帝,年逾百而容顏未改……”。南宮夜楓曾問過師傅世上有沒有仙人,師傅說,仙人縹緲無際,民間多有傳聞卻不知真假,但習武有成的確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因此,南宮夜楓習文的同時,也跟著師傅習武。

每天清晨時分,南宮夜風便起床沿著山路疾跑,剛開始時來回一趟便氣喘籲籲,現在每日清晨自道觀到山腳,又從山腳跑回道觀三個來回也氣色不變。

而後則是劍法練習,劍法無名,南宮夜楓隻是一遍遍地將刺、劈、挑、蕩等基礎招式反複練習到隨性所欲而已,打獵時用上倒也無往而不利。

師傅還選了巨石放在道觀門口給他練習舉重,初時輕,而後逐漸加重,至今十歲時,已經能輕鬆舉起數百斤,堪稱神力。

玄雲道人有時也帶著南宮夜楓去山中捕獵以供二人日常所需,每月還會去遠處的南山村一趟,置換油鹽醬醋等物。南山村不大,不到百戶人家,村裏人種田也打獵,身強體健,不過顯然沒有玄雲道人這樣的好手,因而對南宮夜楓師徒兩人拿來置換物件的猛禽凶獸很是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