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的降雨其實不少,瀚海中央區域之所以缺少植物,是因為大地是由整塊岩石構成,表麵隻有一層沙粒,雨水落地後無法留住,不是順著石縫落到地下岩洞暗河之中,就是被猛烈的陽光迅速蒸發,留不住水,又沒有足夠多的泥土,植物就無法順利紮根生長。
十八驛所處的地方在瀚海最東邊,這裏的環境已經逐漸接近正常,地質的問題雖然也存在,但這裏與長寧郡相接,長寧郡背後有大雪山,它時刻都在為瀚海東邊補充水分。
冰川雨雪的水彙聚成河流從大雪山滾滾而下,穿過長寧郡最終流入瀚海。
哪怕瀚海的土地下是岩石,並遍布岩縫,但當水量足夠大的時候,岩縫也能被填滿,所以瀚海東邊有大量的地下水。
隻要願意尋找,總能在荒野中發現長滿植物的小型綠洲。
這種綠洲一般都是環繞泉水而形成,除了各種小動物依靠小型綠洲為生,許多馬賊流寇也會在這種小型綠洲中歇息躲藏,甚至某些隱秘且相對固定的特殊交易場也在各種小綠洲中舉行。
傳說聖人走入瀚海,將岩石化為沙粒,然後才形成綠洲,如今瀚海所見的一切生機都是兩位聖人的功德。
但林懷山更相信綠洲是自然演化的產物,有常住居民的大綠洲定然是從小綠洲發展而來,在未來,瀚海東方將不會有綠洲這個詞語,因為任何地方都將長滿生機勃勃的植物。
那時候,綠洲自然不存在了,植物不再顯得稀奇。
林懷山邊吃肉幹邊尋找能夠短時間存身的地方,這事情不算難,所以不用慌忙。
頭上的太陽很烈,不過對於這種自由和光明的狀態,林懷山隻有高興,並不會討厭這樣的熾烈。
走了十幾裏路,林懷山終於找到了一處滿意的綠洲,它是一處稍微低窪的穀地之中,老遠還看到樹下的草地上居然有幾隻兔子,加上林中鳥鳴聲此起彼伏,林懷山確定林中應該沒有人。
又用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才走到穀地,頓時感覺這裏的氣溫比外麵低了很多,空氣也顯得有些潮濕。
穀中有兩三百棵並不算很高的樹,麵積不小,土地看起來厚實肥沃,如果有人願意,完全能在這裏開墾出不少良田。
能夠在荒野中活下去,不懼怕馬賊流寇,必須要有一身好本事,如果真有那種本事,應當沒有幾人願意待在這種地方種地。
穀地中有一座由石頭堆砌,蓋著茅草頂的小屋,泉水從小屋不遠處的崖壁淌出,落入下方蓋著石板的小水池,溢滿後再流入穀地,滋養著這一片綠地。
草叢沒有被踐踏過的痕跡,新鮮的人類活動痕跡更無法尋到,這裏大概很安全,應該許久沒有人來過了。
石頭房子隻有孤零零的一間房,左邊有一張放著些瓶瓶罐罐的石板床,右邊堆了些幹草枯枝,牆角有一個三腳金屬架和一口黑乎乎的鍋,而過鍋裏麵還有幾個陶碗。
東西倒是齊全,林懷山沒有坐下來歇息,看了一眼之後直接走到水邊放下刀具包袱,脫去衣物鞋子開始洗澡。
在萬鋒堂的時候很少洗澡,因為鍛兵室不敢搞出大動靜,院子裏脫光洗澡會被揍,真正用來洗浴的地方又輪不到林懷山,所以林懷山才搞得又髒又臭。
用刀剃掉絕大多數的頭發,以一小塊厚實的門簾布當帕子,搓洗了差不多兩個小時才除去身上的汙跡,變得幹淨了起來。
厚實肮髒的褲子一並洗了,不過再怎麼努力,這條褲子還是灰一團黑一團。
黃昏將至,穀地中漸漸暗了下來,林懷山燒火煮了一大鍋肉幹湯,灌了一肚子之後點燃從石板床上找到的油燈,然後坐在床上拿出用皮革包裹好的《靈蛇吐納術》。
這本書足有三指厚,而且格外沉重,絕對不是普通紙張該有的重量。
打開包裹在外麵的皮革,金字黑色硬殼的封麵便落入眼簾,翻開書,所見的第一頁是一篇冗長的吹捧文字,講了天蛇教曆史的有多悠久,江湖地位多高,出過多少厲害人物,在這篇文字的下方,有一行紅色的娟秀字跡,卻是寫著:日月常在,人世萬種俱化塵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