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中秋節一個月後,沐天波籌劃的酒樓終於開張了。
酒樓的名字叫天然居,沐天波借鑒的是客上然居,居然天上客的典故。
關於酒樓的大師傅,沐天波思考良久之後,還是選定了周師傅。
酒樓的裝修是由劉管事與林若水共同負責的,嚴格執行了沐天波多快好省的四字方針。
倒不是沐天波舍不得花錢,而是他確實沒有錢,畢竟他現在用的還是鍾夫人的私房錢。
沐天波還指望著,酒樓開業可以為他賺一筆回來,待積攢一段時間,重新恢複老大夫的研究。
沐天波重生前,在商界打拚多時,深刻的明白,什麼錢都可以省,唯獨在宣傳上的錢不能省的道理。
沐天波酒樓開業的宣傳方案,是由沐天波親自指定,並且親自執行的。
一大早,沐天波便帶著早已被準備好的八架馬車,招搖著走過會城的大街小巷。
每架馬車上都有兩個身材曼妙的女子,表演些簡單的舞蹈。
八架馬車,十六名身材曼妙的女子,做著不同的舞蹈表演。
毫無疑問,這是一種非常俗的營銷方案,然而他的傳播速度卻很是驚人。
因為如今是個被禮教約束甚嚴的時代,雖然雲南的風氣更開放些,可也沒到女子可以上街表演曼妙歌舞的程度。
十六個姿色上乘的女子表演著曼妙的歌舞,還是穿街過巷的表演,足以形成一場輿論風暴了。
於是沐天波酒樓開業之事,半天時間便傳得人盡皆知,能與他相提並論的事件,隻有前段時間的萬兩白銀求藥事件了。
對會城的百姓而言,這兩件事都讓他們震驚,萬兩白銀勾動的是貪欲,今日的十六個舞女,勾動的則是色欲。
如今的時代,乃是男子當家做主,雖然表麵上有人說此舉有傷風化,可暗地裏卻在打聽,新開業的酒樓在那裏,想要去嚐嚐鮮,好尋些在朋友間的談資。
自然沒有人會置疑沐天波此舉不尊重女性,因為那是幾百年後才會遇到的問題。
如果有人去向在馬車上表演歌舞的舞女們提問,這樣的舉動會不會有辱女性。
參加馬車表演的舞女,隻會說一個滾字,再多說一個,便是在浪費時間。
因為他們都是教坊司的犯官之後,每日裏做的是以色伺人的勾當。
沐天波以國公府的聲譽擔保,將她們贖了出來,允諾她們再也不從事以色伺人的勾當。
沐天波以馬車巡遊,以美色為餌,打的還是一個插邊球,為的是將酒樓的名號打出去。
酒樓本身還是要靠著味道取勝,而不是做些勾爛瓦肆的皮肉生意,那樣太沒品了些。
在宣傳上沐天波可謂是非常以及特別冒進了,可是在酒樓的經營上卻是極其的保守。
沐天波考察了會城內的所有酒樓,以賓至樓和客來香為代表的高端酒樓,才是真正賺錢的買賣。
沐天波便決定效仿他們,也做高端客戶的生意。
因此當沐天波巡遊結束後,看到的是林若水那張快要笑爛的臉。
“國公爺,咱們可是賺大了!
三十兩一桌的席麵,咱們預訂到了十日後了。
二十兩一桌的席麵,也預訂到了五日之後。”林若水笑著說道。
沐天波的酒樓,分為包間和大廳兩個區域。
包間是需要提前預訂的,而三十兩的席麵,每日裏隻有十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