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大家(1 / 2)

應天府巨賈眾多,要輪實力,瓷器看陶家,布料看顧家,藥材看項家。

我們今兒要說的便是項家,不過,此項家非彼項家,要從老祖宗算起,三百年前,此項家與彼項家本是一家人,三百年鬥轉星移,這二家早已經行同陌路,甚至成為競爭對手了。

由於這一支住在烏衣巷,稱為烏衣項家,而真正的藥材巨賈則是夫子廟的項家,也叫金陵項家,所謂金陵,則是古代對應天府的稱謂,就這“金陵”二字死死的壓著烏衣項家一頭。

今兒便是烏衣項家大少爺成婚的大喜日子,新郎官當然就是項戎啦,新娘則是布料巨賈顧家的千金小姐顧盼兒,此消息一出,頓時在應天府的商賈之中引起一片嘩然,一家是布料巨賈顧家,一家是藥材大商烏衣項家,怎麼著也扯不到一塊去。

知道內情的人才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其實,烏衣項家早就涉足布料生意,而顧家則早早把手伸到了瓷器和布料生意上了,按理說同行是仇家,偏偏顧、項二家結成親家,而且,顧家孫女顧盼兒在應天府攪弄風雲,搶了不少烏衣項家的生意。

然而,烏衣項家也不是省油的燈,同樣搶了不少顧家的布料生意,不知道顧家的掌舵人是怎麼想的,居然肯把精明能幹的心愛孫女嫁給烏衣項家,豈不是把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拱手讓人了嘛。

據知道內情的人講,烏衣項家在這一輩有二男一女,可真正掌舵的是大小姐項婉兒,作為烏衣項家三十七代長孫,項戎不喜歡生意場上的事情,而是常年留連於煙花之地秦淮河畔,反而是一妹一弟打理著烏衣項家的生意。

這一層層的關係聽著就頭痛,若是腦子不好使的,早已經聽得雲山霧罩的了。

作為項家的長孫,項戎整天呆在胭脂粉堆裏,身邊從不缺少各種美人,甚至還領略過南亞的島女和北方的金發大洋妞。

聽說,項戎之所以肯成婚,完全是老太爺拿的主意,烏衣項家的大老爺去世的早,生意一直由老太爺打理著,本指望已經成年的長孫項戎能繼承家業,卻萬萬沒有想到長孫如此不爭氣,幸好長孫女項婉兒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與小弟接下了若大的產業,才不至於家業中落。

老太爺守舊,雖然長孫女十分能幹,他仍然把滿腔的期望寄托在長孫項戎的身上,便想起了逼婚的主意,當著一大族上百位烏衣項家的後人發誓,長孫不成親,他便不瞑目。

按理說,不瞑目就多活幾年豈不是更好,可是,老太爺已經躺在病榻上大半年了,請了多少名醫,都是丟下一句話:“老太爺早該死了。”

偏偏,老太爺一直躺在病床上死不掉,並不是有人盼著老太爺早死,而是他早已經油盡燈枯了,卻一直挺著不咽氣。

老太爺一直挺著,反而是項戎挺不住了,便允下了成親之事,更讓人奇怪的是,顧家小姐顧盼兒是怎麼肯下嫁給這個不成器的花花大公子的?

顧盼兒要相貌有相貌,要身材有身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做起生意來比她大哥還要強上幾分,若不是女兒身,她早就堂堂正正的接過顧家生意了。

在應天府,前來顧家提親的踏破了門檻,無論是王公貴胄,還是仕紳百姓,無不期盼著顧盼兒能嫁入他家為媳,顧盼兒從不肯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