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文化篇 第三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1 / 3)

第三篇文化篇 第三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

和諧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是建設社會主義的和諧文化。對此,《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裏有專門闡述,《決定》指出:“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何謂和諧文化?和諧文化就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為根本,以崇尚和諧、追求和諧為價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對於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內涵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其一,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反映人和自然地協調發展,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可持續發展。其二,社會主義的和諧文化反映著人與社會的和諧關係,它是人的個性發展與社會發展的相互統一。其三,社會主義的和諧文化反映著人與人的和諧關係,它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和真善美的情感聯係,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新型人際關係是社會主義和諧人際關係的主要內容。其四,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反映著人自身的和諧發展,它強調在社會主義環境中的人應是全麵發展的人。從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內涵中,不難發現社會主義和諧文化首先應該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文化,它以崇尚和諧、追求和諧為自己的文化定位,但也主張和而不同、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建設和諧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任務,它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之間有著深層次的內在聯係。按照十六屆六中全會的精神,和諧文化的核心內容應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因為建設和諧文化的目的,是要在全社會營造一個全民思想意識正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目標明確、判斷是非善惡榮辱的標準準確的良好社會認知氛圍,以保障社會主義的健康運行和民族複興。在這樣的思想邏輯下,和諧文化建設就必然要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為根本,從思想上、理想上、精神上、內容上對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進行質的規定。那麼,建設和諧文化為什麼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為根本呢?一、建設和諧文化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為根本是我國社會的現實要求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民族品質表現,是其文明得以傳承的靈魂,是維係國家穩定、民族團結和領土完整的精神紐帶。任何一個國家,不管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都把國家的社會文化建設作為自己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國從建國以後——特別是自改革開放以來都非常注重社會的文化建設,在改革開放將近30年後的今天,麵對改革中的深層次社會矛盾和利益分配中的不均衡等種種問題,構建社會主義的和諧文化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首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家政權是我國政治領域中的最顯著社會現實。任何一個社會,都有它的核心價值體係。但是,國家性質不同,其核心價值體係的內容也不同。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根本指導思想。這就決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旗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的理論基礎。因此,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就必須以此為根本,正確處理政治指導思想一元化和政治需求多樣性的關係,旗幟鮮明地反對在政治建設領域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模糊化”。隻有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為根本建設社會主義的和諧文化這個總原則,才有利於把握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的正確性質——和諧文化建設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才有利於把握政治文化的發展方向和具體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文明和公平正義的政治民主,才有利於把握政治改革和製度創新的具體目標——構建和諧的政治製度和政治文化。其次,文化安全受到衝擊是我國文化領域中的顯著現實。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來,由於我國的文化和教育向國外開放,使得不同國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紛紛搶灘中國市場,由此帶來的是東西方不同文化的衝突、廝殺、分化和整合地激烈震蕩,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及其體現的道德價值承受著衝擊,新國家安全觀的文化安全受到挑戰。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構建社會主義的和諧文化麵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協調東方文明和西方文化的關係問題。隻有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為根本,才有利於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文化時堅持應有的態度——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明進行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哲學思考,既不全盤肯定、全麵照搬,也不全盤否定、全麵拋棄。要按照是否有利於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是否有利於建設和形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體係,是否有利於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於培養社會主義的“四有”新人的標準,做好取舍和創造性的轉化工作。通過分析、鑒別、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帶有明顯的階級和時代局限性的糟粕,繼承和弘揚優良的文化精華構建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再次,二元並存、相互滲透、缺乏主導、需求整合的價值圖像是我國意識形態領域中的顯著現實特點意識形態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它影響整個社會文化的發展和民族的國家價值認同。當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主流是積極健康的,但也必須看到意識形態領域的複雜性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傳媒的迅猛興起,思想文化交流呈現出分散性、便捷性和跨國界的特點。世界範圍內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和反滲透的鬥爭將是長期的、複雜的,有時甚至是非常尖銳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采取切實措施,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為根本,建設和諧文化,進一步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占領全社會的意識形態陣地,也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方針。因為意識形態既具有階級性,同時也具有相應的社會功能。就其階級性而言,構建和諧文化理所當然應該是站在社會主義的立場上,這是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所以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就必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就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為根本。反之,就其社會功能來說,用馬克思主義占領社會意識形態的主陣地,也有利於形成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係。我們知道,價值是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必然要形成的一定觀念。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在長期共同的實踐和認識活動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價值觀念體係。在這個體係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導和統領作用的就是其核心價值體係。在社會主義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就是起指導作用的社會意識形態,對整個社會文化具有支配作用,代表著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前進方向。特別是在當前的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織、激蕩衝突、分化整合的複雜背景下,隻有深刻認識和正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才能抓住社會主義社會的價值需要、價值創造、價值實現等和諧文化的主要因素,形成促民奮發向上的和諧文化特質。綜前所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是社會主義文化的內在精髓和生命之魂,所以建設和諧文化就必須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這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