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一份積極的態度 30.成功的風險
這是一個資產過億的大公司,董事長是一個極富人生傳奇的花甲老人,他年過不惑時從區區幾百元開始起家,二十幾年間讓公司滾雪球一般迅速發展到資產上億。許多人都知道他的一些傳聞軼事,說他一生幾乎從沒有失敗過,是個總是穩操勝券的“不倒翁。” 現在,他二十多歲的孫子是這個公司的總理,他的孫子雖然很年輕,但十分出色。他辦事幹煉、沉穩,步步穩紮穩打,頗有他祖父的遺風,深得祖父和公司上下人們的信任和器重。但令這個人年輕人暗暗不安的是,自己在總經理的寶座上已經坐了兩年了,小成功有過無數次,但卻沒有過一次令人矚目的大創舉。前些天,他終於發覺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如果抓住這個機會並敢於果斷投資的話,一下子就可獲利上千萬元,憑此一舉就足可以功成名就、令世人刮目相看。因此,在決定投資前,他一個人在悄悄寫著投資計劃,不告訴祖父和公司上下的任何一個人,他想把計劃做得百無一漏時再突然告訴祖父,在祖父和公司裏彰顯一下自己獨立擔綱的真正實力。 經過無數次的推敲和修改,他的投資計劃終於寫好了,他拿著自己自認為百無一漏的縝密計劃興衝衝地去見祖父,祖父戴著老花鏡一字一句地細細看完計劃後,嘴角堆起了幾縷滿意的笑容。他看著祖父臉上掩飾不住的滿意,興奮地問祖父說:“我可以按這個計劃去馬上投資了吧?” “馬上投資?”祖父笑笑搖了搖頭。他不明白地問祖父說:“難道我的計劃還有什麼紕漏嗎?”祖父說:“紕漏倒沒有,隻不過隻是一份計劃,另一份呢?” “另一份?計劃一份不就夠了嗎?還需要什麼另一份?”他弄不明白祖父的意思。祖父看了看他說:“這一份是成功的計劃,另一份是失敗的計劃,隻有成功的計劃沒有失敗的計劃怎麼行呢?” “什麼?還要失敗的計劃?”他很驚訝。他是第一次聽說辦一件事既要成功的計劃,又要什麼失敗的計劃的。祖父說:“如果你對同時需要失敗計劃很驚訝的話,那麼你可以去公司的檔案室去看一看。”年輕人到檔案室調出公司過去的所有投資計劃一看就愣了,原來公司的每次投資計劃後,都同時附著一份“失敗計劃”,每一份“失敗計劃”比“成功計劃”還要詳盡,準確地標明了某個環節如果出現了失誤,將會帶來如何嚴重的後果!對照那些“失敗計劃”,年輕人被自己擬定的自以為百無一漏的投資計劃嚇得出了一身的冷汗。 剛剛還為自己的投資計劃自鳴得意的他找到祖父,誠服地對祖父說:“爺爺,我現在才明白您為什麼能成為商場不倒翁了,我這份投資計劃漏洞百出,還需要重新修改它,並且,過幾天讓您看我的投資計劃時,我也會讓您看到我的失敗計劃!”祖父笑了,祖父問年輕人說,孩子,知道艾森豪威爾將軍嗎?當他在二戰中指揮盟軍發起諾曼底登陸戰前,他準備了兩份講話稿,一份是:“我們已經成功登陸,德軍已經全線崩潰,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向大家表示感謝祝賀!”另一份是:“我很悲傷地宣布,我們登陸失敗,這完全是我個人決策和指揮的失誤,我願意承擔全部責任,並向所有人道歉!”祖父說:“成功都是有風險的,多大的成功就存在著多大的風險。許多人失敗,就在於他們隻看到了頭頂那碩大而誘人的果實,而看不到果樹底下那隱蔽的深深陷阱啊!” 年輕人十分誠懇地對祖父說:“我這就去擬失敗的計劃,讓自己知道如何才能避免掉到陷阱裏去!”老人聽了,滿意地笑了。 給自己擬一份“失敗計劃”,從“失敗計劃”裏我們總能找到自己自以為正確的一個個紕漏,總能讓自己追求成功的狂熱的心靈冷靜下來。理智地去麵對一切,才不會因為隻盯著頭頂的果實,而掉入了自己腳下的陷阱。 從失敗裏往往可以找到最真實的成功,不懂失敗,就不可能真正地去認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