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賈姓人物傳》序言
四川大學教授、著名儒學專家 賈順先
幾年前,《中華賈姓人物傳》的作者賈載明同誌來四川大學會我,言談中知道他熱愛家譜文化,我便建議他編一部介紹賈姓人物的書。他嘔心瀝血、夜以繼日地收集整理編寫資料,曆經數年這部書很快就要和讀者見麵了,值得慶賀。
姓氏人物傳是族譜文化的組成部分,主要是記載一個家族的發生、發展和主要人物的事跡與貢獻的曆史。如果說一個民族是一條大河,那麼,家族就是細流和支流。沒有家族就沒有民族。特別是中華民族,其血脈聯係十分緊密,在整個世界人口族群中格外突出。毫無疑問,研究家族發展的曆史,對於繼承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我們56個民族的團結和凝聚力是很有意義的。
學術界認為,家譜、國史、地方誌,是我國曆史的三大支柱。家譜對於研究一個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民風民俗、人種特征非常重要。從某種角度看,家譜比國史和地方誌反映的人文和社會、經濟的變化更細致和豐富,特別是對人種遺傳的記錄,國史和地方誌的史料不多。而國外學者,則千方百計收藏我國的家譜,美國和日本的圖書館中收藏我國很多家譜,以作為他們研究我國各個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特點和風土人情及人物性格的資料。
我國編修家譜開始在東晉和南北朝,家譜學的鼻祖是賈弼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家譜被視為封建文化被禁錮。八十年代末期,由於鄧小平同誌主持中央工作,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一批華商外資企業來華尋根,所以,家譜文化又悄然興起。到二十世紀末,編修家譜已成曆史發展的要求。
家譜文化在發達國家也很盛行。美國阿力克斯?赫利的長篇小說《根》,寫的就是有關家譜的故事。因為這部書,美國人對家譜興趣大增。美國是個移民國家,人人都想知道自己的祖先是從什麼地方移民來的,有些人遠涉重洋到歐洲、非洲找“根”。小布什在任總統時,辦公室裏放置了一尊丘吉爾的青銅半身塑像。這是因為布什、丘吉爾甚至已故王妃黛安娜均出自15世紀英國顯赫的斯潘塞家族。歐洲人也對家譜同樣興趣盎然,英國有很多人參加“家譜學協會”。意大利各教區保存著豐富的家譜檔案,為尋根問祖的人提供資料,甚至出現了“代客尋根”的專門機構。
我賈姓人,據《元和姓纂》記載:“賈姬姓,因康王封唐叔虞少子公明於賈,子孫以國為氏。”賈國,在山西省,所以賈姓子孫的活動,最早在西北一帶,西晉以後,逐漸遷居南方。現在四川的賈姓人,大多是從明末清初從“湖廣填四川”來的。賈姓從西周初年賈公明得姓以來,至今已有3000餘年的曆史了,可謂源遠流長,現分布在我國甚至世界各地。從西周到當代,賈姓人才輩出,群星燦爛。如賈誼這樣的政治家、思想家,賈逵這樣的大學者兼天文學家,賈複這樣有勇有謀的軍事家和政治家,賈島這樣很有個性的詩人與藝術家,賈耽這樣的政治家與地理學家,賈憲這樣的大數學家及賈思勰這樣的偉大農學家。在現、當代,還有為我們國家建設,從政治、軍事、教育、科研和文化等各個領域做出突出貢獻,在國內和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人才和專家。因此,編輯一部《中華賈姓人物傳》,對於激勵賈氏族人奮鬥之誌,向先人學習,為家族、民族、國家建功立業是很有意義的。血源一脈,情係千秋,我們希望此書是一顆能發光發熱的種子,播種在海內外和全世界華人華裔心中,讓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化碩果在中華大地和全世界都放射出奇光異彩,這就是我們編寫此書的最高願望。
2010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