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篇 8.虎年看龍燈
黎加剛
元宵節上午十一點半,我、妻子、兒子一起上街看龍燈。
街頭沒有護欄的人行道邊,都拉上了繩索,街道兩旁五步一警、十步一勤,從公檢法部門及城區其他各單位以及各鄉鎮、社區、街道抽選的執勤人員,有的臂戴“執勤”標誌,有的肩別對講機,有的幹警甚至手執盾牌,都堅守在各自的崗位,積極維持街頭秩序。已經站滿了人行道的觀眾們,靜靜地等待著龍燈遊行隊伍的到來。
時針指向十二點,德江縣耍龍燈的重頭戲之一的白天的遊行開始了。參加耍龍燈的共有幾十條龍,每一組龍燈都是腰鼓隊、秧歌隊、遊行方陣、和花車隊等開頭,而舞龍隊斷後。
遊行隊伍所到之處,觀眾接踵摩肩,喝彩聲不絕於耳,雖然是人頭攢動卻又秩序井然。觀眾的目光、專業人士的專業相機、許多觀眾的手機和普通數碼相機的鏡頭,都齊刷刷地對準了耍龍燈的隊伍。在縣工商銀行門前的街上,一位腿不方便,需要拄著拐杖才能夠行走,但身殘誌堅、熱愛生活、熱愛龍燈、熱愛攝影的朋友,也興奮地在遊行隊伍前麵選擇鏡頭,頻頻按動快門……
秧歌隊、腰鼓隊的精彩表演自是不必說,就是返鄉農民工隊的出現就讓人們笑聲四起;最具警示作用的花車,數花車上放置已經被撞得不成樣子的肇事車的“醉酒駕車”;最靚麗的龍,數舞龍者都是窈窕淑女的兩條女龍;最具特色的一條龍,是一條用純天然的草紮成的長龍;最具動感和力量的隊伍當之無愧屬於各個燈會的舞龍隊,而各燈會中能夠得心應手地把龍舞得出神入化的,又當屬湖南燈會的舞龍隊。
改革開放之初,湖南的朋友最新進入德江百貨批發行業。在當時,幾乎占據了德江百貨批發行業半壁江山的湖南朋友,有力地帶動了德江百貨批發業和零售業的發展。在今年的元宵佳節裏,駐德江的湖南商界朋友們,和德江人民一道,舞出了新一年裏的虎虎威風。
中午一點,我來到了縣城後麵的大山。
妻子喜歡追著龍燈看,兒子又喜歡看湖南燈會的舞龍,而我則喜歡了解整個活動的大場麵。於是一家三口分手後各自尋找著自己的觀賞點。在市內看龍燈,觀眾太擁擠,再加上如果要看舞龍遊行隊伍的整體情況卻看不到。平常就十分喜歡運動、喜歡登山的我,想到了從遠處看龍燈,索性一個人登上了大山。
在縣城看龍燈卻登上了大山的人,就我一個人。山上,是看耍龍燈整體活動情況的最佳位置,更是欣賞江城美景的最佳位置。
與鄉鎮、鄉村相比較,什麼叫縣城?依我今天在大山上看,縣城就是密密麻麻的房子,加上縱橫交錯的巷子,再加上川流不息的行人和車子,如果還需要加上什麼“子”,就是“貓有貓路,鼠有鼠路”更多的人在通過不同的途徑尋找票子、揮霍票子。
如今的德江縣城,比起我八十年代中期在德江讀師範時美麗了幾百倍。不過,今天讓我感動的不僅是縣城比以前美了,而是元宵節裏,縣城上空回蕩著的鞭炮聲、鑼鼓聲和人們的歡笑聲,共同組合成的一片和諧之聲,讓人久久難忘。
坐在大山山腰的一處草坪上,不遠處有一間簡陋的小房子,也許是護林人的臨時住處吧,今天,裏麵應該沒有人。巍巍大山之上,可能也隻有我一人。但在我身旁,花兒盛開的櫻花樹這裏一棵,那裏一棵,給茅草叢生、一片枯黃的大山增添了幾許春天的秀色。可惜,有人隨意攀折花樹;可惜,櫻花樹也還不夠多,還不成片。試想,在縣城後麵的大山上,如果有成片、成坡、成規模的櫻花,那該是多麼美麗的一道風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