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記
本書能付梓上市,我很高興:我可以和更多的朋友交流了。
古今中外,寫女人的書,可謂汗牛充棟,但多數書都把女人寫成禍水,我就不。我十分尊重熱愛女人,始於對我的母親、愛人和女兒的深情。
我的母親以八十四歲高齡去世雖已七年,但她的善良、慈祥和睿智,讓我時時銘記;我的愛人勤勞至孝,在有四個月身孕時送我去當兵,我一去十四年後才轉業回家。她撫養三個孩子還負責煮一大家人的一日三餐,並且不能耽誤公社生產隊的全天勞動。現在想起那種艱辛來,真如芒刺在背,無法想象她是如何走過來的,也不知道現在如何做才能對她給予報償;我的女兒們自小就不爭吃、不爭穿、不扯皮,特別懂事,為我當時一個人的工資養全家的窘境分了憂。以後,她們全靠自身努力,終有收獲:現在,一個在國營企業部門當經理,另兩個當上法官,據說在各自單位都有優秀表現。久而久之,在我內心和生活領域裏,女人,是我的天地,是我的神靈。
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推進翻新,女人們的生活也隨著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新群體——留守女人出現了。就我的視野所及,她們的正常生活受到顛覆,被拉長、擴大、扭曲。時代的悲劇在於,這些變化,又往往被男人們忽視或視而不見。我寫這本書的初衷在於提醒社會各界注意:有這麼一些女人,需要大家關愛,其中就包括你我他!
誠然,這本書所涉及的麵隻是一個新興的城鎮,還有更多的“留守”沒有去關注,如廣大農村、軍嫂……
在寫作這本書時,得到了很多人的指導幫助,特別是友人王平康、袁泉、李傑、李國忠、羅虎、李國良等。在出版遇到資金困難時,汪洋鎮黨委、汪洋中學、汪洋鎮中,友人彭光木、黃明宇、黃崇建、劉建國、李金輝、李學聰、陳於武、張平清等解囊相助,我在這裏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我雖年過花甲,自感身強體壯,且欣逢盛世,多少感悟,凝聚筆尖,不吐不快,因此立誌:生命不息,筆耕不止!
黃明清
2010年9月3日於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