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書 奇人祈願(代序)(1 / 2)

奇書 奇人祈願(代序)

王平康

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十幾年來我一直感到納悶,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一個時代有什麼樣的社會現象,就一定有反映那種社會現象的文學作品,如唐代,隨著盛唐王朝的開疆拓土,就有邊塞詩、征人思婦詩盛行。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隨著打工潮這一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流動的出現,夫妻分居以及由此帶來的家庭問題、社會問題日益嚴重,可反映留守女人生活的文學作品卻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是什麼原因?難道文學真的落伍了嗎?難道文學真的被滾滾向前的經濟洪流淹沒了嗎?我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今年五月,拿到友人黃明清老師的長篇小說《留守女人手記》手稿,我的疑惑才稍微解開,這部小說的題材太好了!我感到它也許填補了中國當代文學中的一項空白。

我認真拜讀了這部小說,小說在新世紀這個大背景下,以一個工業強鎮江海鎮為背景,展現了五個留守女人的悲歡離合和心靈衝突,同時,多角度地表現了新世紀一個川西小鎮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泥沙俱下,良莠並存的社會現實。

這是當代留守女人的一扇心靈之窗。

這是一本人人一見就喜歡的休閑之書。

這是照見許多農村小鎮全貌的一麵鏡子。

這部小說為我們成功地塑造了幾個留守女人的形象,在看似波瀾不驚的日常生活中,展示了她們的友誼與糾葛,寂寞與歡樂。這幾個女人的經曆,是中國上千萬留守女人的縮影。

達姐是作者用力最多的一個人物,是幾個留守女人的靈魂與領袖。她具有中國傳統女性的幾乎一切優點,也具有一些留守女人的特征,她經曆的幾件事甚至有一點傳奇性。作為一個傳統女性,達姐勤勞、善良、忍辱負重、孝順。她的善良與孝順,尤其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她對曾虐待自己的繼母能理解,能以德報怨,這種孝順精神,在這個子女日益成為“啃老族”的時代,在這個親情日益淡薄的時代,尤其難能可貴,作為一個留守女人,她也孤獨,寂寞,她也曾靠跳舞、喝酒填補空虛的時光,也曾差點有紅杏出牆的豔遇。達姐的經曆還有幾分傳奇性,在“鄉下驚魂”中,充分顯示了達姐的臨危不亂,機智勇敢,在“探監趣事”中,一定程度表現了達姐在黑幕與權勢麵前的抗爭與不屈,這些都有幾分古代奇女子的影子。

雲鶯是作者塑造得最為豐滿的形象。她“三大兩高”,性格豪放,不是傳統的小鳥依人型靚女。她腰纏萬貫,風風火火,一擲千金,嫉惡如仇。她擁有幾百萬的資財,每月上萬的零花錢,可是,她卻沒有幸福,她孤獨寂寞,在“身價鬧劇”中,通過稀世和她在按摩院的自問身價,實際上反映了她極度的性饑渴和自卑心理,在“爭取車鑰”中,由於孤寂,她差點被一個人麵獸心的惡棍騙色又騙財。她曾多次靠酒精麻醉自己空虛的心靈。當然,這一切都掩蓋不了她在朋友麵前豪放、大方的光輝。在“天涯海角”中,她對達姐大方讚助,在“雲鶯回巢”中,她一次性贈達姐一棟豪宅,更令人瞠目結舌。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雲鶯的進步也是明顯的,在達姐的帶動下,她也由最初的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到後來開始認真思考女兒教育問題、家庭關係問題,“雲鶯回巢”給了她一個表麵平靜,實際伏有危機的結局。雲鶯的經曆告訴我們一個古老而永恒的真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金錢不是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