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事實給了憤青一記響亮的耳光 13.2008年,我們需要更多真實(2 / 2)

真相比美感更重要

2008年5月我在震區采訪,曾一度對記者的職責產生了強烈的無力感,因為我發現我根本什麼都幫不了他們。5月19日我到達青川縣沙壩村大沙壩組,全村房屋全部倒塌,生還者在附近搭了簡易帳篷,靠從廢墟中挖出的糧食和政府發放的少量方便麵生活。即使如此,他們還熱情地邀請我吃飯,我非常感謝他們的好意,但不忍心吃他們有限的食品。

村民們帶我去看一位病中的老婦人,她的丈夫已在地震中遇難。可是,我除了把自己身上帶的食品全留給他們之外,實在無力為他們做些什麼。除此之外我能夠做的,就是把我所見到他們的真實情況如實寫入報道中。

對此次大地震,謂之“國難”毫不為過。麵對這場“國難”,記者能給受災者帶來什麼實際幫助呢?據說當時有數千名全國各地的媒體記者聚集四川震區,而最著名的震區汶川,由於交通中斷,被困的記者們不得不住進縣委宣傳部開設的“記者救助站”,這實際上是在從災民口中奪食。更有某些電視台的記者,為了追求畫麵效果,把剛救出的人眼罩拿掉,導致對方失明;或是反複要廢墟下的人回答問題,導致剛救出的人立即死亡。這些行為不僅違背新聞工作者的基本職業道德,而且喪失了人性!以致讓我在災區采訪的行為的正當性都產生了動搖。

我在震區那些天,從不在震區吃飯,把攜帶的食物全送給災民,無論多晚,都要趕回臨近的城市,盡管每天隻能半夜吃上一頓飯,睡兩三個小時,沒法洗澡,沒有衣服換,但依然不以此為苦。因為我在青川遇到了廣元市副市長何順洪,他說的幾句話,突然讓我想明白了。

何順洪得知我是廣州來的記者,他對我說,你們媒體把青川的情況真實地報道出去,報道得越慘越好,否則,外麵不知道我們青川的情況,救災物資都到汶川、北川去了。我突然明白了,記者的職責,就是把所見所聞及時準確地報道出來,讓外界了解到真實情況,才能有針對性地救助,這就是記者對正在經受苦難者最大的幫助。我在此後的采訪中,發現凡是報道比較少的震區,對記者來采訪都非常歡迎。

當然,當記者采訪某一新聞事件,試圖還原其真相時,作為一個外來介入者,真相往往並不易得,我們也許隻能獲得事件的零星片斷,拚湊出事件的大致麵貌。即便有現場錄像,也存在權力機關剪輯的可能。但是,若有人以絕對真相之不易得,進而否定真相之存在、否定探求真相之努力,若非愚昧無知,便是別有用心。

但是,在《中國不高興》的作者看來,揭露“黑的、假的、醜的”,是“清醒到了偏執的程度”(第48頁),是一種自虐心態。對此,我隻想說,真相比美感更重要。記者的職責,就是揭示事實本身,至於事實該如何解讀,這就與記者無關了。

美國總統林肯在1864年說過一句名言:“你可以在一段時間內欺騙所有的人,你也可以在所有時間內欺騙一部分人,但是你永遠無法在所有時間內欺騙所有的人。”(You can fool all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and some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but you cannot fool all the people all the time.)其實,隻要每個人都成為曆史的記錄者,留下多元的記錄,真相就不可能永被遮蔽。

真相本身無論如何可怕,也不如真相被遮蔽更為可怕!遮蔽真相才能使輕信和盲從成為可能,讓輕信者與盲從者成為被掩蓋的真相的下一場受害者。我不需要虛偽的、粉飾的文學,我隻需要真相,哪怕真相竟然是如此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