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感頰窩】
這是蛇類冷血動物的一種特殊器官。
它的功能就是“熱感應”。
人類在軍事武器望遠鏡熱感儀上的熱眼技術,就是根據蛇的這個器官研發的。
不過。
這是冷血動物的器官……
林初感應了下,融合成功率挺高的。
基因融合並沒有沒問題。
但問題是,不知道能不能用。
林初想了想,還是決定試一試。
“融合【熱感頰窩】”
眼瞼皮膚下,產生了輕微的刺痛。
三天後,疼痛消失。
“【熱感頰窩】融合成功,溫度感應+3,光譜認知範圍+1……”
“新【溫度感應神經】建立……”
“代謝微控達標,神經突觸連接,【熱感應係統】建立……”
熱感基因融合的同時。
身體內的各種體循環,代謝係統,神經係統也做出了適配微調。
黃昏時分,外溫下降。
林初扒在洞口,閉上雙眼。
神經開始微控體循環,血液流動變慢,動作和思維變慢。
他的體溫開始降低。
同時,大腦中開始映射。
紫外線色塊的低溫溪水,岩石,樹木。
紅外線色塊的高體溫生物,盤踞於灌木下的野兔和野雞。
一幅基於溫差不同,所構成的虛擬視野,在林初大腦中成型。
這種體驗十分新奇。
如同開了透視一樣。
隻要是有體溫的恒溫動物,都逃脫不了他的熱感視野。
唯一的問題就是,一次不太能持久。
冷的打了個哆嗦。
林初退出了熱感視野。
血液流動重新加快,遲鈍的思維動作重新變的敏銳,他的體溫也重新回升。
可能是因為熱感原理的緣故。
使用熱感視野,需要林初減慢自己的代謝能力,降低體溫。
這狀態會讓他變的很遲鈍,而且身體低溫狀態也不能持久。
不過總的來說,影響不大。
他又不需要開著熱感視野奔跑。
單是有了這開透視一樣的視野功能,已經非常變態了。
別的捕獵者尋找獵物,要在密林裏和獵物捉迷藏一樣,鬥智鬥勇。
林初要捕獵。
開個透視,獵物無所遁形。
有這個能力在,他覺得自己以後應該都不太可能因為找不到獵物挨餓。
日薄西山,天色也漸漸黑了下來。
林初趴在洞口。
一邊不亦樂乎的玩著熱感視野,一邊很是嘚瑟的晃尾巴。
然後,他就被狐爸給扒拉了下來。
威嚴的眼神瞪他,讓他老實回窩睡覺。
林初耷拉著舌頭,回去趴窩。
狐爸從不讓他夜晚出窩。
甚至特別教過他,日落前必須回來。
他開始以為是怕自己沒學會認路,晚上走丟了,但後來他發現不是。
因為狐爸自己也幾乎從不在夜晚出去捕獵,除非上次林初那樣雞叫,感覺到獵物的聲音很近,就在洞外。
不然就算是白天沒有捉到獵物,也隻會帶些野果野菜回來。
而不是像林初前世在很多紀錄片裏看到的那樣,會在晚上出去捕獵。
按說,對於動物中的獵食者來說。
夜晚狩獵才更常見。
但林初這兩個月來,在森林裏,晚上連狼嚎都沒聽到過。
白天倒是聽到過狼嚎的聲音。
叢林狼群可是黑夜中狩獵的王者選手。
林初想不明白,可能畢竟見識有限,他前世從紀錄片裏看來的經驗,也不可能和真正複雜的大自然狀況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