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成為此次特大泥石流災害的救命準備, 8月13日17時,映秀鎮收到縣應急辦、縣國土資源局通知的地質災害防治黃色預警信息,鎮黨委、政府當即做了通宵值班安排,要求值班人員每隔半個小時與各村組、施工單位聯係一次,以了解有關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8月14日淩晨3時左右,鎮高速公路出口處地質災害監測人員監測到紅椿溝即將爆發泥石流,立即上報,險情由值班領導迅速傳至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於是,緊急避險預案火速啟動,值班人員火速通知鎮政府所在片區所有單位、鎮內所有施工單位及各村組等,立即按緊急避險程序對人員進行安全轉移。為避免疏漏,鎮黨委還臨時決定,組織由班子成員帶隊的4個小隊,迅速趕往紅椿溝泥石流威脅的鎮政府所在地、中灘堡村、楓香樹村、秀坪社區等片區,組織人員緊急轉移。由於準備充分,預警及時,組織有序,措施得力,居住在四個片區的村民、職工、施工人員等8000餘人得以安全撤離,不幸受困的306人也最終成功解救。映秀鎮在此次特大泥石流災害中,將損失降低到了最小程度。
3
此次災難也是持續了很長時間。紅椿溝70萬立方米的巨石沙礫等固體堆積物是分兩次形成的, 8月14日淩晨,呼嘯撲下的計有40萬立方米。8月17日,武警水電部隊從這些堆砌物中本是挖掘出了一條臨時的泄洪渠,但渠通後不到24小時,暴雨再次催動紅椿溝泥石流,又有30萬方堆砌物奔瀉而下,重新將河道堵塞,濁黃洪水再次衝擊映秀鎮區的嶄新建築。
爆破護城堤壩,拓寬河道,成為當時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那段堤壩是援建工程的一部分,隨著震耳欲聾一聲巨響而堤毀壩折、塵土碎石衝天蔽日的爆破情景,肯定是東莞援建戰士們不能麵對的,他們會覺得同時遭到爆破的是自己的心靈。
這次泥石流災害的救援同樣感天撼地,四大主要救援力量中,以武警水電三總隊的承擔最重,他們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疏散轉移群眾、解救被困人員、救治傷殘人員、搜索失蹤者、疏浚河道、清淤築防,晝夜不停地奮戰,使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再次在山河間熠熠閃光。這裏截取一段場景,以呈示他們戰鬥的奇絕艱辛。
8月19日,晚8時左右,武警水電三總隊的安全檢查員發現通向映秀新鎮的堡坎出現了裂縫,立刻,汶川“8·14”特大泥石流災害搶險救災聯合指揮部啟動預警,並迅疾與水利部門專家一起商討應急方案。
約兩小時後,堡坎被洪水衝垮,垮塌處長約30米,岷江水位陡然下降,衝向子堰大堤的水流卻更湍急,子堰大堤告危。堡坎垮塌不到十分鍾,由八十多名指戰員組成的武警水電部隊官兵,帶著三十台搶險設備火速馳來,開始了緊急搶險。
悲壯的勞動在漫漫長夜中進行,挖、裝、推、運,開足馬力,一刻不停。官兵們在險惡洪流中迎來黎明、又送走天光,分分秒秒堅守戰場。19日,不得已又對壅塞頑石進行爆破,一日中爆破凡六次。之後,增調設備一百餘台投入使用。
經不斷加固、加高、加寬後,子堰洪水威脅漸漸解除,當20日的黎明耀眼而來,子堰大壩與岷江水位之間的距離由19日的15米升至3米,子堰終於保住了!但水電官兵們卻僅僅是長舒一口氣後,就又嚴陣以待,因為氣象部門預報,映秀地區將有新一輪強降雨,是日晚將迎來更大流量的洪峰。
“誓死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誓死保衛災後恢複重建的重大成果”,四川省委下達的指示,成為水電官兵們的錚錚誓言。召開緊急會議,完善並修改下一步施工方案。之後,部隊增援,總人數超過三百,兵分四路對壅塞體展開“圍殲”。
一路官兵在壅塞體右側緊張翻渣,進一步拓寬河道,以便左側河道清理的快速推進。二路官兵在紅椿溝旁側修築“T”字型的泥石流擋牆,以防止正在進行的搶險工作遭受再發災害的影響。另外兩路官兵繼續緊急加固防洪子堤及滑坡體下方河堤,同時對鎮區地段防洪堤壩進行加寬、加厚、加高,及時將滲水引入河道,以確保映秀新鎮區安全。
在鬆軟的泥石流體上展開的施工,艱難和風險都可以想象,同時,作業空間的狹窄造成製約,隻好采用雙線分段作業的辦法,以加快進程。憑靠頑強勇敢的意誌,克服重重困難,武警水電官兵當天修築擋牆長120米、寬15米、高6米,挖掘排水溝長120米、寬12米、深8米,提前三小時完成預計任務。
紅椿溝的威脅並沒有消除,溝內埋覆的破碎固體大約還有310萬方,隨時可能孕育新的災難。對這條危險溝的應急治理於8月21日緊急啟動,措施以修築攔擋壩為主:在長達600米的滑坡體上,每隔2030米造一道護欄,同時連通露天的導流渠。如此,可以一定程度上過濾泥石流中的水,把泥石盡量攔擋在坡上,以防其患。這隻是治標,真正徹底治理需要植樹造林,或者通過混凝土澆灌固化鬆散的坡體以求永固。經過艱苦拚搏,紅椿溝應急治理工作在規定的二十天之內勝利完成。評估顯示,紅椿溝潛在的經濟損失是人民幣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