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武當弟子交手後的李太安並未久留,離開定北城後繼續向北,目的地不言而喻。
定北城並未因為李太安的離開而變的更加荒涼,就在李太安離開的第二天,唐國各大修行門派前來定北城磨煉的弟子全部到達,其中不乏許多成名已久的高手,這些修行者的到來讓定北城裏又多了幾分生機和希望。
武當是諸多門派中最早到達定北城的,帶隊的自然是張晨峰,沒人比自己更了解張成儒,囂張,驕傲,性急,貪功冒進,不過這些都不重要,當張成儒提出要提前到定北城盯著李太安的時候張晨峰並未多慮,萬萬沒想到的是,李太安敢對武當弟子出手,膽大包天到敢把他張晨峰的弟弟打成重傷,看著躺在定北城軍營的張成儒,張晨峰怒不可遏,於公於私都不能放過李太安。
備戰時期,定北城的北門由重兵把守禁止進出,李太安隻能繞路翻牆而出,李太安現在的修為到了羅漢小乘,相當於魂現境一層,即便不能運轉天地元氣,在荒地自保不成問題,李太安此行的目的便是冥域,和師公去過一次也沒記住路,依稀記得徑直向北走,苦於無人指路的李太安突然想起來一個人,或者說是一夥人,定北城外有一群由背井離鄉的唐人組成的山賊,若是有人熟悉這蠻荒之地,那非他們莫屬。
山賊是一群很奇怪的人,就像是出門前最想佩戴的那塊玉佩,你不想找它的時候它經常出現在身邊,當你想佩戴它出門卻怎麼也找不見。
李太安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在翻出城後尋了方圓二十裏的山頭,山腰到山腳找了個遍也沒找到山賊的老巢,李太安耗不起,人生地不熟的也不能冒冒失失的衝進荒地,李太安口幹舌燥,坐在土坡上休息,看著遠處的荒地直歎氣,就在此時,李太安感應到不遠處有隊人馬正在接近,李太安撇過頭看了一眼,差點沒笑出聲,約摸五十人的隊伍跨馬揚刀氣勢磅礴衝向李太安,把他包圍住。
“不許動!打劫!”
嘈雜的叫喊聲此起彼伏,氣勢洶洶。
李太安笑容更甚,古話怎麼說來著,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張晨峰捕魚撒網般的在定北城搜了一天一夜,定北城守軍和驛政司的眼線在張晨峰的要求下早在一日前便以定北城為中心由北向南搜尋李太安的蹤跡。
臨時借住在定北城的軍營裏,張晨峰在此等候眼線回報,眼線來了又走,都快找到青州了也沒發現李太安的身影,青州的驛政司也傳來消息未見此人。
張晨峰心煩意亂,心思全在李太安身上,自打進城後也沒去拜見主帥周信。身為洛無極親傳弟子,帶領武當長老弟子來定北城磨煉,磨煉還沒開始,五位武當弟子被人打成重傷,更何況其中還有自己的親弟弟張成儒。
推算著過些日子洛無極會親臨定北城,被師尊責罰張晨峰不在乎,若是因為此事讓師尊臉上無光,張晨峰寧可降一層境界也不想此事發生。
趕走了唐軍派來的隨從,張晨峰心神不定,李太安一旦回到長安護國寺,再想除掉他難如登天,看著重傷不起的張成儒,張晨峰逐漸冷靜下來,身為洛真人親傳弟子,怎能自亂陣腳?仔細想想,定北城尋不見,青州沒消息,兩城之間也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該不會是去荒地了吧?不是沒有這個可能,畢竟陳浮生師叔帶著李太安在冥域修行過,眼下除了護國寺也就隻有荒地能容得下李太安,張晨峰猶豫良久後做出了決定。
定北城主營屋內,麵對荒人騎兵的挑釁,身在定北城的守將分成攻守兩派,長安來的將軍想要出城迎戰,唐國騎兵天下無敵,眼看著荒人騎兵在城外挑釁,高傲的唐人哪有窩在城裏受氣的道理?
剩下常年駐紮在定北城的將軍主張守城不出,雙方誰也不退讓,吵的麵紅耳赤,氣氛比火爐裏燃燒的幹柴還要熱烈。
沒人注意的角落裏有個長相清秀的年輕將軍,也是從長安跟隨周信而來,他坐在邊上一言不發,靜靜地看著別人爭論的口水飛濺,這種好戲此生都難見幾回,吵到激烈處,看的年輕將軍捂嘴偷笑,盡量不讓自己笑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