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議事(1 / 2)

朝服衣冠,窺鏡。

鏡中映出一張堅毅冷峻的臉龐。臉頰線條剛硬清晰,雙目如炬,皓若星辰。獅鼻虎口,雄壯威嚴。

徐榮向後退了一步。身長八尺有餘的身軀隨即填滿銅鏡,隆起的肌肉在長袍下隱約可見。配上這一身黑色,僅飾淡雅雲紋的直裾深衣,更添神秘肅穆的氣質。

好一副皮囊!

放到任何朝代,這都會是一位美男子。

但看清這張臉的徐榮,眉宇間露出的不是喜悅,而是淡淡的愁緒。

因為他不是這具身軀真正的主人,而是一個來自近兩千年後的靈魂!

在融合了原主的記憶後,徐榮大概知道了當前的情況。

原主名為徐榮,字存侑,遼東郡人。在並州平定黃巾之戰中,加入了董卓軍。之後隨董卓一路征戰,參與了涼州各個叛亂的戰爭。靈帝駕崩後,董卓挾天子入洛陽,把持朝政。徐榮也在隨軍之列!

表麵上看,徐榮現在跟上了一個如日中天,炙手可熱的老大。但徐榮很清楚,不久之後就會是十八路諸侯聯合討董,王允呂布刺殺董卓。西涼軍分崩離析,逐漸衰亡。

大丈夫生逢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功。

跟著暴戾恣睢的董卓一條道走到黑,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徐榮不得不為自己考慮,盡快跳下董卓這艘船。

在這之前,徐榮已經嚐試著去接觸天下楷模袁本初,打通棄暗投明的道路。很不幸,人家連搭理徐榮的興致都沒有。徐榮早該想到這種情況,邊郡與中原,士族與寒門的差距,在亂世開啟之前都是無法彌補的。但人或多或少有些僥幸心理,徐榮也是抱著試試的心態去了。

時至今日,徐榮仍能回憶起當時的場景。

對洛陽的名士貴人來說,飲酒、空談,以及在蔡伯喈家聽主人彈奏一曲,度過一個下午,都是風雅有趣的事情。這種生活,在董卓入主洛陽後也沒有停止。

聽到袁紹也會去蔡邕家後,徐榮欣然乘車前往。

徐榮在心中估量過。

他要背棄董卓,投向士族,必定要先有人牽橋搭線。向上,袁隗、楊彪等人,不是徐榮能夠夠到的。向下,曹孟德隻是個典軍校尉,連兵權都沒有,沒什麼話語權。多方麵比較,隻有袁紹是可能性最高,又最有利的人選。

下車。

徐榮‘正好’撞上袁紹自蔡邕府邸走出來。

袁紹是個身材健碩的壯漢,一張國字臉棱角分明,虎目獅鼻,頗為莊嚴。徐榮連忙走向袁紹,打了招呼:“袁司隸。”

袁紹冷眼看著徐榮,明顯是認識徐榮的。他傲慢地揚起下巴,道:“徐校尉,有何見教?”

徐榮跟在袁紹身後,落後半個身位。他不疾不徐地說:“在下此來,是有事情想和袁司隸聊聊……”

“我沒有什麼事兒要和徐校尉說的。”

袁紹揮手,打斷徐榮。從身份、從地位、從權勢來看,袁紹都沒有給徐榮好臉色的必要。隻是打狗也要看主人。徐榮身後站著的是董卓,袁紹才對他禮讓三分。聽到徐榮不是為董卓而來,袁紹也沒什麼好耐性。袁紹可不想被人看到,他與一個西涼軍校尉站在一起。

“隻給我一盞茶的時間就好。”徐榮三步並作兩步,追上袁紹。

袁紹停下腳步,回過頭來,看著徐榮。

“你是涼州人?”袁紹問。

“不。”

徐榮否認,“我是遼東人。”

“沒什麼區別。”袁紹自顧自說,隨後跨上自己的軺車。

徐榮怔在原地。

一絲冰涼的尷尬從他的心底湧起。徐榮知道這種情緒不是來自自己,而是原主。袁紹問他的出身,與後世問他有多少存款是一個道理。而徐榮的回答則是身無分文,且沒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