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不用看我,就當我不在。”
嗬...嗬嗬嗬...您說的可真輕巧啊。
張秀眼看著這一波躲不過,也就不矯情了,腦子先把要說的大體過了一遍,組織了一下語言,才開口道:“我認為大體上可分為兩方麵,一方麵是客觀原因,另一方麵是主觀因素。”
“說說看。”
“那我先說客觀原因:經過多年抗戰,我國的軍力與國力消耗非常嚴重,尤其是在中原抗戰第一線的中央軍,能打的軍隊基本都在第一時間打光了,導致其戰鬥力急劇下降,軍隊素質也普標不高...中央軍的精英多部署在滇西緬甸,而河南的部隊沒有美式裝備的支援,再加上其本身戰鬥力就不足...所以在先天因素上,就形成了這一場戰鬥的不利局麵。”
“說的不錯,都在點子上,我聽聽你的主觀原因。”
“國內現在主流思想,認為鬼子已經不可能再中國發動大規模戰爭,甚至有依賴盟軍,等待勝利的思想;再有就是,戰略、戰術上的失誤,仗打的太臭了,做出了很多不應該的錯誤決策,這很有可能是內部將帥不和的緣故;還有的中央軍的風氣幾率問題,以貿易養軍,商業氣息腐蝕了部隊戰鬥力...聽說他們在戰敗撤退的時候還強搶百姓的糧食...當然,也不全是這樣,還有說部隊把糧食散給老百姓的。”
“行了,你們上課,我先走了。”
等一號首長離開之後,張秀悄悄鬆了一口氣,小聲詢問道:“老師,我表現得怎麼樣?”
“你小子在戰場上也算是一員狡將,怎麼現在反而像是個大姑娘?”
“見到偶像時的本能反應嘛。”
“哈哈哈哈。”陳司令拍拍他的肩膀笑著道:“我記得你還說過老子是你偶像,劉帥、彭老總都是你偶像,怎麼沒見你這樣緊張過?”
“嘿,感覺上不一樣,您就是老大哥,雖然打罵由心,可總是覺著親近...”
“行了。”陳司令打斷他,笑著道:“新任的第一戰區司令的陳司令,在豫陝邊界附近的西峽口召集湯恩伯部師以上長官和河南專員以上行政官員檢討失敗原因...你知道他們總結的是什麼嗎?”
“不知道。”張秀有一說一,他怎麼可能知道嘛!
“他們總結出了四不和,將帥不和、軍民不和、軍政不和以及官兵不和。”
張秀稍稍一思索,便懂了:“不夠誠懇,承認自己仗打的臭怎麼難麼?”
“雖然中央軍在河南失利,但是衛立煌的遠征軍,在緬北滇西的作戰計劃,正是要還以顏色...而且從豫中會戰之後,怕是還有不少硬仗要打。”
陳賡輕歎了一聲,或許是在歎息這些硬仗自己沒有機會參與進去。
說實話,在穿越到這個世界之前,張秀是不知道隔壁部隊打了那麼多的大仗與硬仗的...最多那些個經常提起的,如血戰台兒莊、淞滬會戰等...至於遠征緬甸...根本就沒聽說過,說來真是慚愧。
雖然豫中會戰初期失利,但陳司令走馬上任之後,率領第一戰區主力,聯合第五站戰區與第八戰區以及第十戰區發起反擊,向平漢鐵路南段實施襲擊,一度收複確山、漯河等地,到六月二日時,已經將鬼子驅逐至陝縣、洛寧、嵩縣、魯山一線,雙方對峙,豫中會戰算是結束了。
小鬼子的反撲,並非隻是在豫中,未打通中國的交通線,鬼子在中國掀起一號作戰,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