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奴隸(1 / 2)

蔡琨重傷劉胡,令新朝十分振奮,朝廷當即命蔡琨為太尉,爵廣武侯,鮮卑段蟬為渤海公,以示嘉獎,並派使者前往慰問。

一場春雨後,天色晴朗,碧空如洗,短短幾日,大地回暖,宮中華林園萬物複蘇,一片生機勃勃,紀太後沿著幽幽小徑,緩步來到槐樹林,駐立其間,抬頭觀望,林中槐樹有大有小,有粗有細,舊葉深綠,新葉如翡,“這棵是當年本宮與先帝一共種下的。”

紀太後指著一株小樹說來,“那還是新婚的第二日。”

“奴婢記得。”雲香笑道,“一大早,天寒地凍的,奴婢尋先帝及太後好一陣呢。”

紀太後笑道,“還以為不得活,未想,竟長得這麼好。”紀太後撫摸著樹幹,感概萬千,“槐村代表收複山河,這是先帝的意願,隻不過,誌未成,先帝便離開了,如今這幅擔子便落到我身上,若先帝有靈,希望他能護佑於我,司馬先祖能護佑我朝。”

“先帝一定會保佑太後的。”

紀太後淺淺一笑,雖然艱難,她也要一試,這是她與他的約定,看到這棵樹,紀太後不由得想到先帝於樹下舞劍的情景,翩若驚鴻,豪情萬丈,他有鴻鵠之誌,她知道,所以他宵衣旰食、朝乾夕惕,從而傷了身體,他的無奈,他的隱忍,她也知道,做為帝王,卻受製於人,不能一展抱負,這並非他的無能,而是這世道所造成,他卻常常指責自己一不能收複山河,二不能為百姓謀福,但她卻指責上天的不平,讓他青年早逝。

紀太後突然傷感流淚,先帝臨終時,要看她最後一舞,她舞起了劍,欲學那虞姬,先帝拉著她的手,“不可,我要你活著,好好的活著,替我看好這半壁江山。”

半壁江山......如今也搖搖欲墜,主弱臣強的江山,要如何堅守?

“稟太後,侍中來了。”陳常侍過來回話。

紀太後回過神來,“快請。”

侍中劉茂被宮人領到太後麵前,一番施禮後,紀太後問道,“見侍中步伐匆匆,發生了什麼事?”

劉茂神色嚴肅,“回太後,臣有兩事稟報。”頓了頓,“一件好事,一件壞事。”

紀太後甚是詫異,自先帝薨逝一年來,她己不知何為好事,“不如先說說好事。”

“琅琊王應召了。”

“果真?”紀太後驚訝。

“己經在來建康的路上了。”

紀太後點了點頭,“的確是一件好事,皇室本就人丁蕭條,一年前,南頓王被誣陷謀反受誅,西陽王受貶為庶人,皇室大受打擊,琅琊王能出山,最好不過了。”

“正是。”劉茂道,“琅琊王有才,定能協助陛下興複皇室。”

紀太後道,“外有蔡太尉,內有侍中,琅琊王等人,本宮終於不再懼王家。”

劉茂聽言甚覺慚愧,揖手道,“都是臣等無能,臣......”

“這怎能怪侍中呢?”紀太後擺擺手打斷劉茂的話,“新朝建立,的確王家立了不少功勞,隻不過,王家侍寵而嬌,不把皇室放在眼裏,越發囂張了,不僅僅是皇室,諸多士族虞氏,陸氏,顧氏,張氏,杜氏包括你們劉氏,怕也是敢怒不敢言,王家原本人才輩出,若其心思用在建功立業上,皇室又何須安居江左一隅?”

劉茂道,“太後所言甚是,但收複江北還需時日,如今振興皇室才是最主要的。”

紀太後道,“那麼壞事又是什麼?”

劉茂左右一顧,紀太後屏退身邊宮人,劉茂才道,“臣今日收到消息,王元昱欲對蔡太尉不利。”

紀太後冷笑,“他能如何?攻打太尉嗎?他敢過江嗎?”

劉茂頓了頓,低聲說出兩個字來,“刺殺。”

紀太後驚鄂,隻覺背脊發涼,看了劉茂半刻,“他,他......”

劉茂趕緊道,“太後別擔心,臣己讓人快馬加鞭通知太尉,想必太尉會做好防範。”又道,“太尉乃軍中人,宵小的陰謀又豈能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