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 聲

“王公亞樵之墓”,是小兒子王繼輔於1998 年為你立的。與你的

墓碑一字排開的,有你的父母、弟妹,還有你的妻妾、兒女。你的墓碑

最為高大,而且居於中間。看到這種排列方式,我的眼前馬上出現了這

合肥王氏墓園,居中者為王亞樵之墓

尾聲303

樣的畫麵:你風塵仆仆地回到家中,親人們歡聚一堂,圍你而坐。而你

正站在中間,給家人們講述自己的崢嶸歲月……

你的墓碑是普通的青條石,字也寫得不太美觀,墓文更是平淡無奇。

說它簡陋不堪,與你的一世英名不太般配,可以;說它是“原生態”,

與你起於草莽、葬於草莽相匹配,亦可。

你的一生是不甘於寂寞,也可以說是害怕寂寞的。可以被人愛,可

以被人恨,也可以被人誤解,或者是被人持刀追殺,唯一不可以,是被

人漠視被人遺忘。也好,生前,你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死後,特別是近

年來,你的這個理想也實現了。你雖然埋在荒郊野外,隱於亂墳叢中,

卻一直受人記掛。仇人不會忘記!友人不會忘記!身長俠肝義膽、樂於

除暴安良、敢於殺腐濟貧的後來者豈能把你忘記!從古至今,吳之專諸,

晉之豫讓,齊之聶政,燕之荊軻、高漸離,以及近代的史堅如、徐錫麟、

吳越、喻培倫、溫生才、林冠慈、嚴伯勳、陳英士、蔡元培……曆朝曆

代,俠客輩出,奮不顧身,“重然諾,輕生死,揮金結客,履湯蹈火,

慨以身許知己”(柳亞子語),“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這或

許就是中華民族曆經磨難而永不沉淪的一個強有力的精神支柱!

生前遭人非議,死後受人熱議,你的一生注定不寂寞。現在好了,

就像一場決鬥之後,你滿身傷痕地躲在暗處——躲在黃泉之下,麵對世

間看客們的津津樂道、爭論不休,你會作何感想?你是抿一口老酒,搖

頭苦笑;還是細目怒睜,拍案而起?

一把小斧頭,

不過幾兩重。

可以砍荊棘,

可以劈大蟲。

好人不受欺,

惡人難逞凶。

若遇不平事,

仰仗你老兄!

圍著你的墳墓,我拖著沉重的雙足,邊吟邊歎,天色變暗,我才向

你鞠躬道別。我戀戀不舍地走過小石橋,仿佛跨越了陰陽界。巧合的是,

剛剛跨過,耳邊便風聲陡起,回首一望,隻見一股“龍卷風”猶如巨柱,

平地而生,卷起了灰塵、枯葉和那束朝天椒直上雲霄。我驚得目瞪口呆,

難道說黃土之下的王亞樵已經明了我的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