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張鈺的無奈與社會無道及我的憤怒
印象很深刻的是,2003年前後,可謂是中國演藝界和名人圈大曝黑幕和“潛規則”的高潮時段。先是有在博客中曾坦言“我認為如果感情是純潔的,年齡並不是距離,性愛也隻是一種表達,而這種表達應該建立在兩情相悅的基礎上。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喜歡上他,兩人之間又有什麼不可以發生呢”的演員肖瓊和《畫家村》導演楊義巢的沸沸揚揚,後有趙忠祥饒穎對簿公堂,再就是揭開演藝娛樂圈潛規則“鼻祖”的張鈺事件。
不意間讀到了張鈺的博客,在對昔日這位勇敢的受害者給予起碼尊重的同時,自己感覺還是有話要說。
中國演藝界接二連三爆出的係列“性醜聞”,使“以性換角色”的演藝圈潛規則被炒得沸沸揚揚,成為媒體的新熱點。《南方周末》曾發表評論說:“張鈺等人的性出賣,已經蔓延為一個行業的規則,導致一個行業的道德淪喪,以至於當事人在性交易被錄像後仍無所忌憚。道德調整已經對這個圈子完全失效。演藝圈的潛規則已經超出個人隱私和道德範疇,甚至事關一個群體的人權狀況,事關全社會的價值取向。”文章呼籲法律深度介入,“當劇毒的性交易潛規則大規模侵蝕公序良俗、受損人數眾多、現行法律又無法應對時,立法必須作出及時調整,效仿其他國家,盡快將這種利用特定職權獲取性利益的行為歸罪,以使其人有所忌憚。”
對此,我舉雙手予以支持。
我們應該知道,在當下演藝界名人圈汙濁不堪的環境下敢於勇敢地站出來揭露這樣的黑幕,對一個女人意味著什麼?我感覺正是她們的犧牲,使善良的圈外人看到那個圈子的屈辱與辛酸,也讓善良的人們意識到,該為清潔這個圈子、保障這個群體的人權做些事情了。所以,我們有理由旗幟鮮明地支持她們,而不僅僅是唾罵!
一些公眾雖然認為演藝圈確實存在肖瓊、張鈺、周璿等所說的“潛規則”,但也認為她們的揭黑隻不過屬於自我炒作,甚至是因為“獻身”沒能達到個人目的而惱羞成怒,依靠揭發隱私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這個說法,我不讚成。須知,每一個人都是有臉麵要臉皮的,有誰會為了炒作自己而不顧廉恥地自我甘願抹黑呢?這是麵對強勢,麵對司法的無力與不公所采取的沒有辦法的一種無奈和天真的“同歸於盡”。所以,我們不能弄錯鄙視和吐唾沫的指向和對象。
網絡上稱:百位明星百辯“張鈺潛規則”,九成明星否認;廣電總局:對個體事件不便幹預;中國電影家協會:演藝界人士要加強自律;導演張紀中:男女偷情正常,張鈺以恥為榮;陳好坦誠娛樂圈有潛規則,稱身邊沒有張鈺這樣的人;香港電影金像獎主席文雋:張鈺的做法是對演藝圈的傷害……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看了這些言論和報道,我剩下的隻是嘲笑!
曾有報道說,《青年周末》對100名演藝名人、6個演藝圈內協會組織的調查顯示,高達99%的受訪名人否認張鈺所說的“潛規則”在圈內真的存在。17%的名人指責張鈺的做法不僅給娛樂圈抹黑,更讓公眾覺得娛樂圈是洪水猛獸,他們認為,這對原本就相當透明地暴露於大眾視野中的娛樂圈和眾多女演員極其不公。真的是這樣嗎?我從來就不相信,有哪一位婊子會在自己的腦門貼上“我是妓女,我招嫖”的金字招牌,反倒確信“既想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現實。
當年,在相關部門、協會不予表態,婦聯又托詞無法聲援可以報案起訴的情況下,張鈺以誘奸、侵犯名譽權起訴知名導演黃健中、製片人張紀中等三人。北京市中級法院在審理後認為:“張鈺主動通過多家媒體將其持有黃健中隱私錄音帶甚至照片的事件披露出去,在並無相應證據佐證的情況下,發表了大量個人的言論及看法,從而將自己置於公眾關注的位置,因此她也就應當容忍乃至接受對方當事人及公眾,基於一般的社會道德評價標準對此事件進行的各種評價。”由此判定張鈺敗訴。這是一種典型的讓人笑掉大牙的流氓無賴的說法。請問所謂的法院,張鈺為證實她所說影視圈“黑幕”的真實性,在2006年11月14日,在北京海澱區一家火鍋城所拿出的四份涉事人的“保證書”、二十多盤錄像帶和錄音帶難道都是張鈺自己杜撰的嗎?張鈺無奈公開的錄像帶說明了什麼?據實分析,結論隻能是,當今社會的腐敗、墮落已無以複加,肮髒黑暗不知廉恥的已不止是某一個行業,法院也不都是純潔公平正義的……
不想多說了,再說再想隻會感到更加壓抑。
還是借用一位網友對張鈺的調侃結束這個話題吧:從數學來說是你的零加他的一,是舒服問題;從哲學來說是你在下他在上,是上下關係的問題;從法律來說是妓女和嫖客的問題;從生理學來說是大家需要的問題;從現代學來說是當前流行的時弊的問題;從娛樂圈來說是到底有沒有一個人是清白的問題。
嗬嗬,張鈺啊,你認了吧,在眾多好人祝福你的時候好生過自己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