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一道悠長綿揚的聲音傳來,給寧靜的山上小道館又多了一絲禪意。
奇怪吧,明明是一個道館,給人一股“禪意”,但是一點也不突兀,就是一種自然,靜的氛圍。
小道士領著我穿梭在一片竹林之中,踩在鵝卵石鋪成的小上,大早上地上些許露水,有些濕滑。
雖說是暮春初夏織的時節,但頗有種“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的意。
不多時,曲徑幽處,一片小型古樸的建築群,靜靜地坐落在那裏,背對著我們,顯得莊嚴大氣,還有絲絲肅穆之感。
繞到第一座建築正麵,“文昌殿”三個大字彰顯了這座道館之中供奉的主人身份。
殿門前的三足香爐中香火不多,看樣子這座道館不是景氣啊,我腦子裏突兀的冒出這樣的法來。
自嘲的笑了笑,拖著不大的行李箱,跟上小道士的腳步往前走。
“唉,帥哥,你多大啊現在?”毫無新意的開場白。
“哈哈,恁看咧。”小道士也不頭,笑著把問又踢給我。
“我覺得啊,頂天了二十。”
“哈哈哈,多謝多謝,我今年三十有啦。”
“嘿,還沒看出來,年輕啊看著。”
“小夥子,你是正當年啊。當年啊,我像你這麼大點的時候,我可是……”
嘚,,一波商業互吹,互相換了姓,他叫劉有全。他所說,他在道館裏已經修行了快十年了。
我驚訝於他的年齡狀態,他看不透我年紀輕輕怎麼會有上山學藝的念頭。
談話間,已經越過了“文昌殿”,鵝卵石邊上還有幾座小屋,貌似也供奉這麼。我沒注意也沒來得問,視線就那一座大的宮殿吸引了。
“誒,劉哥,這大的是麼殿啊?”
“哦,這是咱這玉皇宮裏大的,“玉皇殿”。師父他老人家法事啊,動啊,本上都是在這殿裏。”劉有全鄭重其事的給我介紹著。
“看樣子師父今天這場法事還有段時間,咱繞一下,不去擾他們。”
“哦~~”我哦一聲,表示道了,也沒有多說麼。
看來那一聲悠長的嗡嗡聲就是從這裏傳出來的。
“來吧,我帶你去客房,把行李下。”劉有全依然是在前麵帶,我還沒來得仔細研究下這“玉皇殿”,就拉著穿過一個圓形的門洞。
穿過門洞,眼前的景色又是一變,青磚鋪成了一條尺寬的。(也就是現在的一米左右,這不是寫尺顯得和環境貼合嘛)
青磚的左手邊是一片石板的平地,周圍四顆看著年紀不小的桂樹,穩穩的鎮守在四處方。
桂樹的樹冠下,圍出了一片天然的綠蔭,下麵是一方石桌,桌上刻有淡淡的太極圖案。
這片平地的旁邊是一排不高的小屋,窗台離地有一米二左右,旁邊還掛著幾個空調外機。
看來這應該就是客房了,倒是去了我大夏天熱死的況,還是蠻有生氣息的嘛。
我這麼著,眼睛順著小屋望向遠處,那是一片鬱鬱蔥蔥的竹林,院牆隱匿其中,看得出來,那處院牆之外是加茂盛的竹林,甚至綠到發黑。
“來,我幫你把包拿到客房,前麵有廁所,右邊是練功房,你可以在這後院轉轉。”劉友全這麼說著便拎著我的行李往客房去了。
我見來不阻止,也就隨他去了,獨自奔著劉哥口中的練功房而去。
踩在青磚小上,踢著從磚縫裏爬出來倔向上的小草,有三十來米吧,看到一座白牆紅木青瓦的房子。
這應該就是他們的練功房了吧。我這麼著,推開古的門,邁步走了進去。
“吱呀呀”一聲,這座練功房的內部結構也映入我的眼簾。
好吧,我該怎麼形容呢?的是一覽無遺啊!
沒有我中練功房裏麵那種沙袋啊,各種啞鈴啊石鎖啊麼的,都沒有。
在練功房的一角,著一條木質的長沙發,茶幾以幾張木凳。
看起來這不像是一間練功房而是一間茶室,雖然這個茶室有點大,足有八十多個平方。腳下的地,不像是水泥地,也不是大理石,不過腳感還不錯,至少不是滑。
我自己在這練功房裏東摸摸看看,終於在練功房的另一側看到了我希望看到的兵架。
樸刀,長劍,齊眉棍,紅纓槍等等等等,我的天,居然還有鉞,繩鏢這種不見的冷門兵。
我的目就那奇形怪狀如彎月似的鉞吸引,主要是,隻有這對小玩意把玩起來比較趁手。
剛準備上手把它拿起來,就聽見身後傳來一道麗的聲音,“住手。”
我手下一頓,下意識的頭,隻見一道秀的身影快步走來,“你是誰,怎麼在這道館的後院,還進了練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