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預言之子(1 / 3)

魔界的天空從來都是血紅的,地核之火無窮無盡地燃燒,岩漿肆意蔓延,流動的空氣掀起熾熱的風暴,隨處都能聽見血霧被蒸幹的“嘶嘶”聲。

如果說人間是天堂,那麼魔界便是一塊煉獄,除了充沛的靈氣,數不盡的礦藏,連根鳥毛都沒有。

這鳥不生蛋的熱土中倒有一片難得的淨地,名為“西臨之境”,是前任魔王殷清珀的第一親衛秦無衣的地盤。

傳言這秦無衣曾經呼風喚雨,權傾一時,府邸更是極盡奢華之能事。不過隨著魔王殷清珀在初霽城之戰中身亡,她也跟著失了勢,丟掉了絕大部分領土與戰將。

如今隻剩下西臨之境這塊棲身之所,供她療養。雖簡陋了些,隻是個石頭城,卻勝在堅固。

法力凝聚成的結界牢不可破地籠罩著四周,隔絕了魔域的岩漿與熱浪,也將數不清的行屍穩穩地格擋在外麵。

“一別雲天萬裏遙,親臨下界解風瓢。

穆王廟在魂安在,建木名銷骨未銷。

朱雀三千三聖帝,青龍九十九簫韶。

何時二水分明月,好教仙魔一並消。”

蒼老的聲音以平穩的調子,波瀾不驚地念完了一首詩。

秦無衣已經八十餘歲了,初霽城之戰折損了她的大半修為,導致她比旁人更顯年紀,勾腰駝背,老態龍鍾,唯有威勢與氣度不減當年。

她對階下的眾人說道:“這是陛下當年占卜出的預言,他雖不能完全參透,卻隱隱感到日後會出現一個救世主,拯救萬民於水火,讓仙魔二界一並消亡。聽起來有些荒誕,現已經沒什麼人信了,可我卻不得不信。”

按照殷清珀的說法,詩裏出現的字眼都是有含義的。後人看起來可能一目了然,但在事情發生之前,前人卻難以猜到其中的玄機,隻能不斷地捕風捉影,生拚硬湊。

例如秦無衣就曾經猜測,詩中出現的所有數字暗指日期,可能是三月初三,九月初九,九月十九等。

地點則是穆王廟,為此她還派人尋訪了周穆王、齊穆王等一堆穆王的遺跡,卻仍然一無所獲。

最近秦無衣日日參詳這首詩,發現“何時二水分明月”可能另有深意,或許地點並不是指的什麼穆王廟,而是名為“何”與“時”的兩條水流交彙處。

世上當然並沒有“何江”“時河”這樣的地方,否則以秦無衣的聰明,她早就猜到了。

然而最近,她派到人間的使者發現了一樁小事,在中土大地上,有兩個相鄰的鎮,其大姓分別是何與時。

中土水域極多,很多小水流並沒有名字,這兩個鎮都有無名小溪流過。當地人為圖方便,就以各自的大姓來稱呼這兩條小溪。

秦無衣得到這個消息,頓時靈光一現,連忙命使者繼續去探。果然探得這兩條溪的交彙處,有一座小山,其上坐落著渙教的寺廟,而它的住持——當然是姓穆了!

天下哪有這等巧事,秦無衣就此篤定,那傳說中的救世主一定在這裏。若要逆天改命,就必須殺了這個應運之人。

三月初三就是最近的預言之日,秦無衣急召手下,想要共商大計。

“秦尊使,這事不好辦哪。”一條大蛇盤在殿中橫梁上,順著柱子環繞而下,吐著信子說:

“那住持名為穆靜慧,乃是渙教長老解法難的弟子。解法難你知道的,出了名的濫好人,其弟子也一脈相承地喜歡多管閑事,見不得別人欺淩弱小,隻怕咱們沒有那麼容易得手啊。”

這大蛇原是殷清珀的第七親衛魏輕弦,她比秦無衣更慘,在初霽城之戰中真身直接被打死,好在她有一個身外化身,乃是一條大蛇。

為避免魂飛魄散,她便寄居在蛇的皮囊中。隻是她靈魂受了重創,一身修為喪失殆盡,連恢複人身都暫且無法辦到。

秦無衣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此事不容有失!為防不測,不如先將那穆靜慧殺了!”

先下手為強麼,倒是個好主意。眾魔頭都沒什麼人性可言,紛紛出言讚成。

可這時又出現了新的問題——穆靜慧修為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