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靜月把東西怎麼做的原理告訴他,韓瀟派人去收購布料等物,鎮上有一家布鋪,但布料存量太少,得冒著大雪去更遠一些的地方去購買。

韓瀟去忙了後,夏靜月把手頭剩餘的料子拿出來,喊了初晴把方麗娘這些小嬌娘叫過來。小娘子們的手巧,正好把鎮上的布料拉來先做著。

夏靜月又動員了群眾力量。

教會小娘子後,讓她們一個個去鎮民家裏教他們,讓鎮民用家裏的餘料,或者不用的料子做,做好成品她來收,收的價格比新布料多幾文錢。

於是,在大雪紛飛的日子裏,整個小鎮的人們都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一個個坐在家裏做著護腕護膝。小鎮的人雖然不多,但也有一千多人,其中會縫補做衣服的有兩百多人,大多數是家裏媳婦和婆婆、姑娘們,她們聽到軍營收這個,做起來又簡單得很,紛紛把家裏剩餘的布料,或者舊衣服拆了,都做成護腕護膝。

好布料做的一個貴兩文錢,用舊布料做,稍微便宜一點,但收的價格仍然比新布還高兩文。鎮民們一算計著,幹脆把舊衣服拿去做了,換了錢過來,這樣就能拿錢買新布料做衣服了,且還能多賺了幾文錢呢。

賺錢賺紅了眼的鎮民們,連一些大老爺也跟著動起手來了,若不是這會兒正下雪,天正冷著,估計連身上穿的衣服都扒下來做護腕了。

待夏靜月把鎮上的所有能使用的布料都發動得做了護具之後,由竇士疏帶隊的幾隊精英高手終於從附近縣城和鎮上拉了幾十車布料過來。

夏靜月連忙召集在家中無事可做的鎮民前來幫忙,按件計算,以最快的速度趕出來。

三天後,雪停了,久違的太陽終於出來了。

大軍又準備出發了。

經過這些天的休整,調養,又發了新的護具,士兵們對韓瀟與夏靜月的擁戴之心更濃了。就算那些原本是皇帝一派的將領,對於他們二人真心實意地為士兵著想,也由衷地說一聲心服口服。

一個是身居高位的親王,一個是名傳大靖的女官,但對最底層,最普通的士兵他們都能做到如此善待,那對於忠心他們的屬下呢?

他們暗中感歎,怪不得睿王身體如斯,朝中還有那麼多的官員對這位王爺殿下敬重有加。也怪不得夏靜月出京時,藥盟中人捐財又捐物的,還給了她去各州城預支藥材的信物。

西州的平陽城,是大靖最後一道軍事要城,一旦城破,百坻軍隊就如同馬入平原,勢無可擋。

安西侯望著城下不斷地爬著登牆梯登城的百坻國人,他充滿血絲的眼睛盯著下麵的敵人,用嘶啞的聲音喊著:“弓箭手——準備——”

一輪輪的弓箭射下去,不待前麵的百坻國人倒下,後麵又衝上一群魁梧的百坻國人。

安西侯望著與他一起苦戰了三天,已經疲憊不堪的將士們,欲再高聲鼓起勁來,然而喉間已火辣辣地作疼,舌類嚐到了血的腥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