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實力在國中弱,但地理置卻是秦國統一道的大障礙,秦始皇首選的攻擊目標為韓國。始皇帝十年(前231年),韓國陽郡“假守”(理郡守)內史騰,向秦獻出他所轄的屬地。內史騰秦王政為內史,後又派他率軍進攻韓國。內史騰於始皇帝十年(前230年)俘獲韓王,韓國滅亡。始皇帝十八年(前229年),秦始皇派王翦領兵攻趙。趙國派李牧、司馬尚率兵抵禦。王翦用重金買了趙王的寵臣郭開,要他散布李牧、司馬尚企圖謀反的言。趙王輕信謠言,派趙蔥和顏聚替李牧,後李牧殺害。秦王政十年(前228年),秦軍攻破邯鄲。不久,出逃的趙王遷迫降秦,趙國實際上滅亡了。但是子嘉卻帶著一夥人逃到郡(河蔚縣),自立為王。後秦軍在始皇帝二十年(前222年)滅燕國之後將其俘虜。始皇帝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始皇派出年輕將領王賁,率軍圍攻魏都大梁(河開封)。由於大梁城防經過多年修,異堅固,秦軍攻不下。王賁出了水攻的辦法。秦軍大批士卒排去挖掘渠道,將黃河、鴻溝的水引來,灌注到大梁。三個月後,大梁的城牆壁壘全浸坍,魏王假得投降。魏國滅亡了。始皇帝二十四年(前223年)秦軍攻占楚都壽春(徽壽縣),俘虜了楚王負芻,楚國滅亡。始皇帝二十年(前222年),剛在方滅楚的大軍,又乘勝降服了越君,設置會稽郡。於是,長江域全部入秦的版圖。始皇帝二十一年(前226年),秦軍攻下燕都薊(京市),燕王喜與太子丹逃亡遼東郡。秦將李信率領秦軍數千人,窮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潛伏於水中幸免於難。後來,燕王喜經過權衡利害關,派人將太子丹殺掉,將其首級獻給秦國,以得休戰,住燕國不亡。燕王喜逃到遼東以後,秦軍主力就調往線進攻楚國。始皇帝二十年(前222年),王賁奉攻伐燕國在遼東的殘餘勢力,俘獲燕王喜,燕國徹底滅亡。始皇帝二十年(前221年),秦始皇令王賁揮戈下,攻東方國中的齊國。王賁下伐齊,幾乎就沒有遇到過麼抵抗。王賁率軍長驅入,來到臨淄,齊王與後勝馬上向秦投降。齊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