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背叛(1 / 2)

泰昌元年九月十五日,城西某個不起眼的小酒館內

汪文言瞥了瞥桌子上的信箋,抬眼看了看對麵的男子,輕笑一聲:“姚大人返京後不第一時間去部裏覆命,反而先去拜訪首輔私邸,你就不怕惹來非議?”

對麵的男子對於汪文言語氣中的嘲諷置若罔聞,隻是默默喝著酒,並不出聲。

汪文言盯著那男子看了好一會,忽然縱聲長笑道:“想不到你姚宗文竟如此忠心,在下佩服,佩服!”

原來坐在汪文言對麵的正是吏科給事中姚宗文,去年十年奉內閣首輔方從哲之命前往遼東檢閱軍馬,今日剛剛返京。

姚宗文眯著眼睛望著了汪文言一眼,開口說道:“守泰兄今日屢次出言譏諷,就不怕某反悔嗎?”。

汪文言嘴角露出一絲輕蔑的微笑,回道:“難道你還有別的選擇嗎?”

姚宗文沉默了一會,終於長歎一口氣,說道:“你們東林黨想要插手遼東,必要先除掉熊廷弼,而我手上這份材料足可以幫你們扳倒熊廷弼,大家不過互取所需罷了。”

汪文言冷哼一聲:“某如何知道這份材料是真是假?”

“哼,朝堂上又有誰能分辨是真是假?何況你們東林黨什麼時候在乎過真假了?”

“當年你丁憂回朝遲遲得不到入補,後求助熊廷弼無果,你從此記恨於心,這件事朝中很多人都知道,焉知這次不是你挾私報複?”

“挾私報複又如何?秉公執法又如何?結果不都一樣嗎?”

汪文言上下打量了一番姚宗文,仿佛重新認識這個人一般,又瞥了一眼桌上的信箋,說道:“你應該知道這奏疏呈上去之後,無疑是從背後給了方閣老致命一擊!”

熊廷弼出任遼東經略一職是方從哲推薦,如熊廷弼被彈劾去職,方從哲自然也會受到牽連。

姚宗文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他當然知道這份奏疏呈上去之後意味著什麼,不僅是違背了方從哲的命令,更是背叛了浙黨,但如今浙黨確實如汪文言所說大勢已去,與其跟著浙黨這艘破船一沉到底,還不如盡早上岸。

而且姚宗文心裏還抱有一絲僥幸,新皇剛剛繼位,或許可以在新皇心裏留下一個孤臣的形象。

姚宗文苦笑一聲“這算是給新皇的投名狀嗎?”

事實上姚宗文也是沒得選擇,熊廷弼在遼東已經覺察到他們所做的事了,既然沒有選擇,那就不能瞻前顧後。

既然選了,那就索性把事情做到底,遲疑不定隻會後患無窮。

汪文言見姚宗文的臉色從剛才的遲疑逐漸變得堅決起來,知道他已經拿定了主意,也不再出言譏諷,正色道:“熊廷弼畢竟身為封疆大吏,要扳倒他絕不是一份奏疏就能做到的。”

姚宗文胸有成竹的回道:“守泰兄不了解熊廷弼的脾氣,此人性子急躁,聽不得別人勸,而且心胸狹窄,行事衝動,隻要有人彈劾,他必會極力反駁,然而他反駁的越激烈越會激起眾怒。守泰兄隻需找幾個言官、禦史彈劾於他,言辭越激烈越好,必然會激起熊廷弼滿腔怒火,到時定會口不擇言。而且這麼大的事朝廷肯定會付之廷議,你們東林黨如今在朝堂上的聲勢浩大,廷議的結果還用某多說嗎?”